宜宾市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自2017年10月启动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的有力指导下,全市农业部门和电信部门精心筹划、认真组织,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益农信息社建设高标准推进
按照全省统筹安排,至2018年上半年,宜宾市共需实施建设完成2354个村级益农信息社,将覆盖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1299个益农信息社的建设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确保了信息社“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培训体验服务”四类服务全覆盖;剩余1055个益农信息社截至5月23日已全部建成。
二、信息员培育全面展开
按照“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原则和标准,着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积极性高、稳定性强的信息员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规模以上的信心员培训活动50余场,培训信息员1500余人次。
三、益农信息社运营成果显现
根据各地农业产业特色发展、农民信息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运营管理指导工作,各地益农信息社运营亮点纷呈:高县振武村益农信息社带动本村7个社200余户400余人开展农特产品网络营销,该社在2018年1月就通过“天虎云商”交易达20多万,交易量1700余笔。兴文县通过119个益农信息社网点,在2018年2月帮助农民代购摩托车保险2000余份,让农民外出更有保障。另外,珙县上罗新联村的烟笋、长宁万里镇的竹荪、高县大屋村的早白尖等地农产品也已经依托“天虎云商”、“电信ITV”等平台开展销售活动。
四、益农信息社内涵更丰富
依托益农社体系,积极组织益农“暖心行”义诊农技下乡活动,将于5 -12月结合医疗、农业等方面开展活动188场;结合全省各级消委开展“品质消费 振兴乡村”活动,将联合消协等有关单位将活动开展到乡村;下阶段本地还将陆续引入保险、物流及金融存取等第三方经营性业务项目到益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