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大关县:发展绿色种植业 改善生态又增收

日期:2018-05-11 08:02 作者: 来源:云南网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近年来,大关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地区实际,在高山片区大力发展起了以刺老苞、方竹、筇竹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实现了部分群众增收。

  大关县翠华镇黄连河村的草坪子是全县海拔较高的村组之一,由于地理条件较为落后,传统的种养殖业难以满足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很多青壮年选择了外出求生。大量劳动力外出,许多耕地逐渐荒废,荒废的耕地既浪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生态环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翠华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根据村民意见,结合当地海拔高、气温低的具体情况,组织村民发展起了原生态的刺老苞、方竹、筇竹等生态种植业。

  杨朝友就是草坪子的村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带领当地群众改善生态环境,在荒地里发展起了原生态的刺老苞和采笋竹种植业。当前正是刺老苞采摘季节,每天早晨他就背上箩筐,到林里采摘新鲜刺老苞,拿回家简单处理后变卖到集市。

  由于刚起步,杨朝友家只种了20余亩刺老苞和30余亩采笋竹。尝到甜头后杨朝友动员在外创业的儿子回乡发展刺老苞和竹子产业,并通过集体承包和集中销售的方式,将村民种植的刺老苞统一采购后运到大关县城、昭通等地销售。他家很快就用刺老苞的收益买了汽车。下一步还打算流转更多土地,通过发展刺老苞和采笋竹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在草坪子村民小组片区,再也看不到一块块荒废的耕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绿意盎然的采笋竹和刺老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通讯员 汪万春 (昭通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