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桔农心里“美美的”

日期:2015-04-21 00:00 作者:邓春华 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新干县是三湖红桔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县。日前,记者走访新干县多个乡镇,郁郁葱葱的桔林里,桔农们正在熟练地开沟盘地、施洒有机肥,大家有说有笑,热闹非凡,这与往年桔林里冷清的景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是什么让桔农重返桔园,重拾信心的呢?

  量身定作变身计划,政府“蛮拼的”

  三湖红桔是新干县具有地方特色的柑桔良种,至今拥有1700余年的种植历史。昔日,三湖红桔的辉煌让每个新干人倍感自豪。可上世纪90年代一场突如其来的冰冻灾害让桔农的心头蒙上寒意。“红桔大量减产,人员外出务工,生产效益不佳,种植信心不足,桔农疏于管理,品质越来越差,市场占有量也越来越小。”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廖学林历经三湖红桔的兴衰,谈起红桔的发展不禁感慨道。

  “至今还记得三湖红桔的美味,可再想尝尝却很难,味道也远没有以前那么纯正。”家住南昌的肖先生是新干县三湖宾里村人,红桔是他儿时最美好的记忆。像肖先生一样,有成千上万的人对三湖红桔充满了期待,盼望着三湖红桔能有朝一日重放光彩。

  “三湖红桔是千年品牌,我们不能眼看着它销声匿迹!”在振兴传统产业,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县委县政府看到了三湖红桔蕴藏的巨大市场价值,决心重振三湖红桔雄风。新干县量身定制了振兴红桔产业发展五年计划,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每年拨付50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重点用于科技攻关、良繁基地、新基地建设等方面,并对主动进行改良(改造)的农户进行扶持,通过“多条腿”走路,积极探寻三湖红桔振兴发展之路。

  ——良种选优,嫁接培植。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新干县隆重举办红桔评选活动,对本地近万棵红桔树进行果树普查,向桔农征集红桔样品,从中筛选一批果形好、口味佳的桔树,然后以这些树为母体进行嫁接培育,至今已培育子代单株6株,嫁接红桔6亩有余。肖龙孙是首届红桔评选活动二等奖的获奖者(一等奖空位,没有评选),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红桔是传统产业,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哪怕是微利,我们也要留住这份乡愁,护住这片绿色。”

  ——人工诱变,选育良种。本地将一批三湖红桔良种树枝送往省农科院,通过专家对接穗枝条进行特殊处理,使其产生优良变异,目的还是要解决当前三湖红桔籽粒多和偏酸难题。如今这样的红桔已种植80多亩,明年就可以检测到这项实验是否成功。

  ——外引新种,实验推广。新干县积极发掘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通过与农业专家对接,成功引入无核红桔“华红橘1号”,并实验种植50亩,通过实验,判断新品种与老品种的差距与优劣,最终确定红桔品种的推广发展之路。

  真金白银倾力帮扶,桔农“美美的”

  “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以惠及百姓为根本。只有让桔农看到希望,才能重拾破碎的心。”县果业局局长廖云勇说。

  当前正值红桔管理的关键季节,新干县投入数十万元资金,在三湖、神政桥等地挑选了200多亩红桔作为红桔保护区,采取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柑桔栽培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这里的红桔进行品质提升改造,免费为桔农提供有机肥,同时加强支农服务,派出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教桔农剪枝,指导桔林打农药防治病虫害,有效促进保护区内的红桔进入提质、增效的良性循环轨道。

  “有政府的真情帮扶,我们看到了重铸三湖红桔这个千年品牌的希望,每个人心里都是美美的。”桔农曾旺根的话代表了千万桔农的心声。曾旺根家种有170棵红桔,树龄都在20年以上,这几年疏于管理,受涝受旱坏死掉了几棵,趁着这几天天气好,他赶紧买回新苗进行了补种,并为小树施足了有机肥,过几天就来浇一次水,小心地呵护着红桔苗的成长。他告诉记者,只要勤于管理,舍得投入,相信红桔的品质一定可以提升,到时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桔农加入到重振雄风的行列。

  新干大地,桔农热情似火;万亩桔园,处处生机勃勃。县乡村三级联动,随处可见干群忙碌的身影。据了解,2015年至2019年,新干县计划更新改造三湖红桔10000亩,并对三湖红桔进行深度开发,建立和完善三湖红桔绿色产业体系,三湖红桔正成为新干县人民的甜蜜事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