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科技支撑 丹东农业提档升级

日期:2015-01-22 09:48 作者: 来源:丹东金农网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种田也得讲科学,如果没有科技的支撑,发展农业生产永远不会有突破。”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瓦房店村富硒燕红桃基地主人赵玉国对此深有体会。赵玉国种了20多年燕红桃,去年他采用富硒技术,不仅提升了丹东燕红桃的品质,同时首次将丹东燕红桃推到高档水果行列中。

  富硒燕红桃只是丹东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夏季你来我这块稻田看,成群的鸭子和数十只白鹭在这里栖息,就是一道风景。”东港市长山镇窟窿山村绿色水稻种植基地的技术总监王勇说,这片绿色水稻基地有4000亩,从种到收田间管理全部使用的是生物制剂,不仅种出了好大米,还实现了丰产增收。

  东港市新兴街道办事处水稻种植大户陈德辉指着立在稻田旁边的太阳能频振杀虫灯说:“农委和科技局给我这1200亩水田安装了16盏太阳能频振杀虫灯,别说还真管用。往年,水稻至少得打3遍药,去年我只打了一遍药,省下不少成本。”

  正是科技的强力支撑,为粮食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两年,丹东市农科院在各乡镇设立24个高产示范田种植丹粳18,丹粳18一般亩产在540-630公斤,亩增产100公斤。而且,丹粳18抗病强,每亩可节省农药费用约35元,24个高产示范田累计节支700万元,助农民增收7470万元。玉米密植技术也为玉米的丰收奠定了基础。去年,每亩玉米地平均种植玉米棵数为2429株,比往年多种39株,亩产自然增加不少。

  “秸秆草莓可不是徒有虚名,更不是炒概念,它不仅‘吸氧’,还住着‘地热’房呢!”同兴镇秸秆草莓种植户谢国庆说,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不仅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使地表温度提高4-5℃,室温提高1-2℃,就像家里的地热一样。”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种植的草莓,个大、色艳、香味浓。

  秸秆草莓的价格比普通草莓高出不少,销售依然火爆。记者登陆淘宝网看到,丹东秸秆草莓的售价每公斤在15元-40元间。一位名为“冰冰凉”的网友说,她每年都盼望丹东秸秆草莓成熟,再贵也得买上几箱与家人分享。“我家草莓比别人家的就是贵,是因为技术提高了草莓的品质和口感。”

  除草莓外,蓝莓、软枣猕猴桃等小浆果在丹东市的成功栽培,也鼓起了农民的口袋。丹东市是猕猴桃原产地之一,有适合种植软枣猕猴桃的土壤面积200多万亩,是全国人工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去年全市已发展4000多亩,来自农家院里的软枣猕猴桃每公斤售价在50元以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