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额分配表
序号 |
省份 |
名额分配(个) |
1 |
北京 |
4 |
2 |
天津 |
5(含1个特色文化产业) |
3 |
河北 |
20(含5个特色文化产业) |
4 |
山西 |
8(含5个特色文化产业) |
5 |
内蒙古 |
10(含2个特色文化产业) |
6 |
辽宁 |
11(含1个特色文化产业) |
7 |
吉林 |
8(含2个特色文化产业) |
8 |
黑龙江 |
14(含4个特色文化产业) |
9 |
上海 |
4(含2个特色文化产业) |
10 |
江苏 |
20(含4个特色文化产业) |
11 |
浙江 |
11(含5个特色文化产业) |
12 |
安徽 |
14(含8个特色文化产业) |
13 |
福建 |
12(含3个特色文化产业) |
14 |
江西 |
10(含3个特色文化产业) |
15 |
山东 |
23(含5个特色文化产业) |
16 |
河南 |
23(含5个特色文化产业) |
17 |
湖北 |
18(含4个特色文化产业) |
18 |
湖南 |
18(含5个特色文化产业) |
19 |
广东 |
24(含2个特色文化产业) |
20 |
广西 |
17(含2个特色文化产业) |
21 |
海南 |
5 |
22 |
重庆 |
10(含2个特色文化产业) |
23 |
四川 |
23(含7个特色文化产业) |
24 |
贵州 |
15(含3个特色文化产业) |
25 |
云南 |
15(含8个特色文化产业) |
26 |
西藏 |
7(含2个特色文化产业) |
27 |
陕西 |
14(含3个特色文化产业) |
28 |
甘肃 |
13(含2个特色文化产业) |
29 |
青海 |
6(含2个特色文化产业) |
30 |
宁夏 |
4(含2个特色文化产业) |
31 |
新疆 |
10(含1个特色文化产业) |
32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4 |
合计 |
|
400 |
附件2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报书
(模板)
村或镇(乡)名称: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 县
一、基本情况
申报村或镇(乡)名称、区位、人口、耕地、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
二、主导产业
(一)产业现状。包括名称、主要产品、生产规模、产值等情况。
(二)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包括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情况,以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情况等。
(三)经营主体情况。包括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总体情况,同时列举3〜5家主要经营主体信息(包含经营主体名称、经营产品、注册商标、产能、产值、联系方式、电商销售平台链接地址或二维码等,方便后期宣传推介)。
(四)品牌培育情况。包括注册商标,认定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情况(附证明材料)。
(注:有关数据是截止到2020年底的数据,以当地统计年报为准。)
三、联农带农
(一)申报村及所在镇、申报镇(乡)及所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增加农民收入等情况。
(二)组织化程度。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联合体情况,发展订单农业、保底收益、入股分红等情况。
四、所在县农业农村部门推荐意见
(要有经过核实,数据真实可靠,同意推荐等表述)
负责同志(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五、地市级农业农村部门推荐意见
负责同志(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