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10月16日上午,农业部就推进农业产业扶贫有关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受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制约,环京津还有不少贫困程度深、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主要是张家口、承德、保定的28个贫困县。这一区域与京津发展差距大,成为区域发展的洼地和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农业部对环京津贫困地区实施特殊帮扶。
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启动共同行动。会同京津冀三省市启动环京津农业扶贫共同行动,落实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开发等“六大任务”,实施千村“一村一品”推进、草牧业增收脱贫、万名农技人员进山上坝、万名脱贫带头人培育、万户农民加工增值收益分享、千家农家乐升级、万家农户与经销商产销信息服务、京津对口帮扶等“八大行动”。
二是开展对口帮扶。选择28个部直属单位对口帮扶环京津28个贫困县,派出28名处级干部蹲点2年专抓农业扶贫,落实技术援助、营销帮扶、企业合作、典型引路等工作。我们明确,挂职干部要围着产业转,蹲在基层抓,每人抓4-5个产业脱贫示范村,使每个示范村都能有1个联系的挂职干部、1个援助的技术专家、1个合作的农业企业、1个帮扶的营销商,形成产业链条帮扶,确保帮扶措施到村到户。
三是推动合作对接。今年3月,在河北阜平县召开环京津农业扶贫对接会,会同北京、天津组织120家企业、批发市场、经销商与环京津贫困县签订168项合作协议。比如,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将通过合作、参股等方式,在河北保定、承德、张家口等地增加新发地分市场和合作市场数量,通过生鲜连锁超市、便民菜店和菜篮子直通车等零售终端,将贫困县特色农产品销往京津大市场。
四是打造“百村示范”。在28个贫困县选择100个贫困村重点帮扶,每村至少发展1个特色农产品,聚集资源、整合力量,加大项目支持、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帮扶力度,努力将其打造成产业扶贫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周边1000个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区域整体脱贫。这些措施刚刚实施半年,效果已经显现,28个贫困县特色产业已经选定,专家组已经全部组建,帮扶模式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加快发展,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当地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正在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相关新闻
- 京承农业产业扶贫协作发展会议召开 2018-07-26
- 农业产业扶贫 2018-06-01
- 农业产业扶贫鼓起贫困农民腰包 2017-10-16
- 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提问 2017-10-16
- 工人日报记者提问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