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索 引 号
07B950315202500262
信息所属单位
乡村建设促进司
信息名称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499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农办议〔2025〕386号
生效日期
2025年08月13日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3日
内容概述
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支持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索 引 号
07B950315202500262
信息名称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499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农办议〔2025〕386号
信息所属单位
乡村建设促进司
生效日期
2025年08月13日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3日
内容概述
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支持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49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字体:[大 中 小]

冉慧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力度的建议收悉。经商中央社会工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资金支持力度

资金投入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保障。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落实相关项目资金,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项任务实施。一是构建财政保障体系。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指出,完善地方为主、中央适当奖补的政府投入机制,地方各级政府要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统筹安排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鼓励各地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用于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二是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十四五”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持续向农业农村倾斜,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稳步增长、土地出让收入更多用于农业农村。国家民委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371亿元,支持民族地区开展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内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关项目。三是加大项目资金支持。2019年以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工作,支持和引导各地推动有条件的农村普及卫生厕所。在资金分配上,统筹考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基础条件,实行东中西部差别化奖补标准,并适当向中西部倾斜。农业农村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每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亿元,支持中西部省份以县为单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20212024年,支持重庆15个县共3亿元。

二、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我部会同有关部门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指导各地加强村内道路硬化、污水垃圾治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一是指导地方有序开展建设。2022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乡村建设项目库建设指引(试行)》、《关于加强乡村建设项目库和任务清单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乡村建设项目储备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地方聚焦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弱项,依托乡村建设项目库,加强相关项目谋划。2024年全国人居环境整治类项目入库储备4.3万个,立项项目2.3万个,落实项目资金407.7亿元。二是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农业农村部印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提高改厕质量、户厕改造指南等10余个指导性文件,每年派出专家服务团赴中西部地区开展现场服务和技术培训,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6%左右。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各地因需建设适用污水处理设施,鼓励污水资源化利用,不断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各地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焚烧处理设施能力,强化日常运行监管,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稳定保持在90%以上。三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以来,水利部深入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支持重大引调水、大中型水库、大型灌区水源等建设,指导各地统筹解决周边地区农村供水需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力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着力消除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等短板问题,差异化提升供电保障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加快“宽带边疆”建设的通知》,加快推进边疆农村人口聚居区等重点场景通信网络建设,2015年以来累计支持全国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建设和10万个农村4G5G基站建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

三、关于强化技术人才支撑

我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强化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和技能培训,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培训。农业农村部先后在四川眉山、贵州黔东南州等地举办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训班,通过政策解读、经验交流、案例剖析等方式,提升各地相关业务负责人能力水平。每年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中,设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班,提高村“两委”成员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4年,共举办4期专题班,培训约400人。二是加强高水平人才供给。教育部等部门持续做好科技特派团工作,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水平科技人才供给,推荐1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8所地方高校的376名高校科技人员进入特派团,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四、关于提高群众参与度

农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监督者。近年来,我部会同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加大宣传引导。组织“清洁村庄、健康生活”科普宣传,通过短视频、宣传画等方式讲解卫生清洁知识,提升农民群众健康观念。二是加强科普教育。制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公益宣传片、宣传折页等,指导各地加大入户宣讲和教育培训力度,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关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关键要建管并重、长效运行。近年来,我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健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构建多方共享共建格局。一是推动健全管护机制。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明确职责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利用好公益性岗位,合理设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队伍。二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指导地方扎实有序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结合实际开展“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集中整治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健全完善保洁机制,常态长效保持村庄干净整洁。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财政部在现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框架下,指导地方进一步研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属于政府职责范围且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专业化高水平服务,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下一步,我部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指导,完善推进机制、开展技术服务、强化资金保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5813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