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07B160315202100416
- 信息所属单位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信息名称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283号建议的答复
- 文 号
- 农办议〔2021〕119号
- 生效日期
- 2021年07月07日
- 发布日期
- 2021年07月09日
- 内容概述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283号建议的答复
- 索 引 号
- 07B160315202100416
- 信息名称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283号建议的答复
- 文 号
- 农办议〔2021〕119号
- 信息所属单位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生效日期
- 2021年07月07日
- 发布日期
- 2021年07月09日
- 内容概述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283号建议的答复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28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9日
字体:[大 中 小]
一、我国鲎保护基本情况
正如建议所述,鲎是生物界著名的“活化石”,在进化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具有很高的生态、科研和社会价值。同时,以鲎血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鲎试剂,是疫苗研发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检测试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鲎资源历史上较为丰富,但近年来由于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多种原因影响,许多产卵场遭到破坏,鲎资源衰退严重。鲎原为福建、广西等省(区)的地方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今年2月5日,报请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我国分布的两种鲎(中国鲎、圆尾蝎鲎)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二、关于组织对东南沿海鲎资源状况进行专项调查
第三海洋研究所是自然资源部直属的公益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所,专门对鲎资源及其栖息地开展过调查研究工作,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可以提供相关技术支撑。同时,我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也有专门研究鲎的技术团队,开展过大量相关工作。下一步,我部将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发挥相关科研单位作用,适时对东南沿海鲎资源开展专项调查。
三、关于加强对破坏鲎资源行为的执法查处力度
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规定,未经批准禁止猎捕、杀害、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部一直高度重视打击水生野生动物非法捕捉、贸易活动,会同公安、海关、市场监管、林草、海警等部门,开展过多次专项执法活动。仅去年一年,在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中,全国累计出动渔业执法人员32万多人次,封控隔离水生野生动物饲养繁育场所超过1万处,查获违规交易水生野生动物8700余只。今年4月20日起,中国海警局联合有关部门启动为期7个月的“碧海2021”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危害包括鲎在内的海洋野生动物违法活动。我部积极探索多种宣传途径和办法,提高保护宣传效果,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月、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世界海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全社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执法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偷捕、滥食等破坏鲎资源违法行为的执法监管,加大对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关于建设鲎繁育保育区
栖息地保护是珍贵濒危物种保护的关键环节。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多种自然保护地都可以起到保护鲎等珍贵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作用。同时,在我部2018年印发的《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中,已明确不再受理包括底拖网在内的拖网海洋渔船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申请,逐步淘汰对资源破坏大的渔业作业方式,降低人类活动可能对鲎及其栖息地造成的影响。下一步,我部将会同国家林草局等有关部门,继续积极探索通过建立适当形式的自然保护地,加强对鲎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管理。
五、关于推动内地与港澳台四地共同保护鲎
台湾海峡、粤港澳区域为鲎最重要的繁殖和栖息地之一,通过联合内地与港澳台四地的研究力量,深入开展对中国鲎的保护、繁育、保育工作,有利于持续推动对鲎的研究和保护。经商有关部门,我部支持福建省继续与有关科研机构等加强合作,共同研究保护鲎的办法,推进鲎保护和科研工作。
六、关于推动鲎保护的国际间合作
加强分布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是保护跨区域分布物种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就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开展交流合作,在斑海豹、海龟、中华白海豚等物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与相关国家共同合作保护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并支持从民间合作到官民并举渐次推进鲎保护的国际合作。
感谢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1年7月7日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