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半年禽肉生产与市场综述
内容摘要:2005年上半年国内家禽生产势头好,价格高,效益显著。肉雏鸡较往年大幅提高,肉鸡配合饲料价格运行平稳,西装鸡和活鸡价格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人均禽肉消费量同比下降。家禽产品进出口均增长,继续保持贸易顺差。
一、家禽发展势头好,价格高,效益显著
家禽生产结束了近两年来的低迷局面,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快速发展态势,家禽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养殖效益明显。据行业统计,上半年家禽出栏同比增长11.14%;禽肉产量同比增长9.94%。禽肉主产省山东、四川、广东、河南上半年家禽出栏同比分别增长27.77%、12.87%、6%和8.5%。禽肉产量超过50万吨的省(市、区)分别为山东、四川、广东、河南和河北,产量合计占全国的48%。
上半年家禽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1-6月商品代肉雏鸡、活鸡和西装鸡全国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0.3%、15.8%和14.4%。养殖效益的好,特别是水禽产品和地方特色家禽价位高,收益好,刺激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养鸡户纷纷补栏和扩大规模,也拉动了禽苗价格的持续上扬。
上半年种禽业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好的时期,尤其是肉鸡和肉雏鸡价格均为近年来的最高价位,鸡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受前两年非典、禽流感和饲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市场长期低迷,大多数种禽场长时间亏损,许多小规模的祖代鸡场被市场淘汰,造成供种量一定程度下降,同时空栏比例加大,这是造成当前雏鸡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二、家禽产品出口、进口均增长,贸易呈现顺差
上半年我国家禽产品出口额为4.07亿美元,同比增长82.56%;进口额为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9.43%;累计净出口额2.69亿美元。
(一)禽肉及杂碎出口、进口均增加
上半年禽肉及杂碎出口额为8897.23万美元,占家禽产品出口总额的21.88%,同比增加43.44%;出口量为7.31万吨,同比增加49.52%。
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我国香港地区、阿尔巴尼亚和索马里,出口量合计为5.58万吨,占禽肉及杂碎出口总量的76.33%。
主要出口省份为:广东、山东、辽宁、河南和吉林,出口额合计为8643.64万美元,占禽肉及杂碎出口总额的97.15%。与上年同期相比,除了河南和吉林出口下降,其余省份出口均有所增加。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方式出口8869.39万美元,占禽肉及杂碎出口总额的99.69%;进料加工和其他方式出口所占比重很小。
禽肉及杂碎累计进口量为15.91万吨,进口额为1.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25.58%和27.93%。进口来源国主要有美国和巴西,进口额合计占91.76%。
进口排名前5位的省(市)为:上海、广东、江苏、安徽和山东,进口额为1.17亿美元,占禽肉及杂碎进口总额的88.15%;与上年同期相比,广东进口额下降,其余省市都有所增加。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方式进口1.31亿美元,占禽肉及杂碎进口总额的98.86%;进料加工方式很少。
(二)加工家禽出口增加
上半年加工家禽出口量为9.42万吨,同比增加1.10倍;出口额为2.99亿美元,同比增加1.04倍。
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日本、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出口额为2.86亿美元,占加工家禽出口总额的95.55%;同比分别增加了95.31%、6.36倍和1.16倍。
出口排名前5位的省(市)为:山东、北京、辽宁、吉林和河北,出口额为2.44亿美元,占加工家禽出口总额的81.57%。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30亿美元,占加工家禽出口总额的76.82%;进料加工方式为6939.23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3.18%。
(三)活家禽出口增加,种禽进口增加
上半年活家禽(种禽除外)出口量为1199.87万只,同比增加57.96%;出口额为1827.89万美元,同比增加29.51%。
我国活家禽主要出口到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其中,对香港出口额为1428.36万美元,同比增加27.87%。活家禽主要从广东省出口,出口额为1759.07万美元,占活家禽出口总额的96.24%,同比增加29.01%。
种禽进口数量为30.98万只,同比增长90.09%;进口额为395.28万美元,同比增长60.20%。
种禽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和英国,进口量为24.95万只,占种禽进口总量的80.53%。种禽进口较多的省市有北京、河南和江苏。
三、国内禽肉消费分析
上半年全国禽肉人均消费量合计为3.85千克/人,与去年同期比下跌了4.70%。其中,2005年上半年全国鸡肉人均消费量合计为2.39千克/人,与去年同比下降了3.24%。
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南方对鸡肉的消费比较大,占肉类消费的20%以上,而北方相对较低。
2005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地区鸡肉消费数量和消费比重
鸡肉消费比重较高的地区 | ||||||||
地区 |
广西 |
广东 |
海南 |
重庆 |
云南 |
安徽 |
贵州 |
西藏 |
每月人均消费量 (千克) |
1.11 |
1.02 |
0.89 |
0.65 |
0.61 |
0.59 |
0.58 |
0.57 |
占肉禽比重 (%) |
33.16 |
32.41 |
36.62 |
27.14 |
22.64 |
26.05 |
21.46 |
24.70 |
鸡肉消费比重较低的地区 | ||||||||
地区 |
湖北 |
甘肃 |
江西 |
内蒙古 |
山东 |
河北 |
黑龙江 |
山西 |
每月人均消费量 (千克) |
0.31 |
0.29 |
0.28 |
0.27 |
0.27 |
0.26 |
0.25 |
0.17 |
占肉禽比重 (%) |
17.85 |
19.20 |
22.87 |
16.76 |
20.00 |
17.78 |
15.94 |
15.01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国内价格分析
(一)禽肉价格
上半年我国西装鸡和活鸡价格保持在高价位运行。主要是居民消费增加,出口大幅增长,加上家禽饲养成本较高,导致禽肉上升。
1、西装鸡价格
2005年第二季度西装鸡平均价格为11.14元/千克,与上季度比,西装鸡平均价格下跌了0.83%,与去年同期比上涨了11.70%。
主产区西装鸡的平均价格(二季度)为11.98元/千克,与上年同期比上涨了24.87%,与一季度比上涨了10.21%;主销区西装鸡平均价格为12.55元/千克,与上年同期比上涨了14.05%,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2、活鸡价格
第二季度活鸡平均价格为11.21元/千克,达到2000年以来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了13.50%,与一季度比下跌了1.38%。由于需求旺盛,活鸡价格上涨幅度大于西装鸡的价格。其中,与上年同期比,除了内蒙古下跌了1.73%外,其他地区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尤以我国中部各省份涨幅较大,均在15%以上。
主产区活鸡平均价格(二季度)为10.77元/千克,与上年同期比上涨了17.29%,与一季度比价格基本持平;主销区活鸡平均价格为10.89元/千克,与上年同期比上涨了15.26%,与一季度相比下跌了0.93%。
(二)肉雏鸡价格
第二季度肉雏鸡平均价格为2.49元/只,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了41.83%,与2005年第一季度比上涨了18.98%,5月份肉雏鸡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主产区肉雏鸡同相比上涨67.63%。这主要由于肉鸡饲养盈利空间较大,特别是主产区农户养殖积极性高涨,带动价格上涨。
资料来源:农业部畜牧业司。
五、国际市场形势分析
(一)禽肉价格分析
上半年美国禽肉价格运行较平稳。第二季度美国12个城市鸡肉平均价格为72.75美分/磅,与上年相比下跌了8.28%。乔治亚州码头鸡肉平均价格为73.25美分/磅,与上年比下跌了3.55%,与2005年第一季度比上涨了0.74%。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禽肉产量增加,导致价格下跌。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
(二)生产和贸易分析
2005年第一季度美国禽肉产量增长了4.6%,第二季度达到了88.8亿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5%,其中,5月禽肉产量达到30亿磅,比去年同期增长9%。由于产量增长较大,所以禽肉价格普遍下降。
2005年5月美国禽肉出口4.88亿磅,比去年同期增长41%。2005年1-5月禽肉出口总计为21.6亿磅,比去年同期增长28%,主要出口到俄罗斯、墨西哥、香港和东欧国家。预计2005年禽肉出口量将达到50.4亿磅,同比增长6%。
六、展望分析
(一)国际形势
俄罗斯禽肉价格出现小幅回落。2005年上半年,俄罗斯人均鸡肉消费量从上年的16.0千克上升至17.4千克。2005年上半年俄禽肉产量和进口量也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而俄国内其他肉类(牛肉和猪肉)价格相对于禽肉较高,导致对禽肉的需求量增大,价格偏高。预计随着2005年下半年产量和进口量的持续增长,价格将会出现回落。
日本鸡肉价格将出现回升。自2005年4月以来,日本相继出现禽流感,虽然得到控制,但对生产和消费影响不小。预计2005年下半年日本国内禽肉产量和贸易量将回升,消费将持续增长,刺激禽肉价格上扬。
(二)国内形势
由于2005年上半年肉用雏鸡价格较高,为近年来少见,说明生产者对预期形势乐观,补栏积极。预计下半年禽肉产量仍将持续增长,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后期价格的大幅上涨。
相关新闻
- 甘肃冷冻禽肉首次出口欧洲市场 2022-08-29
- 禽肉价格上半年跌、下半年涨 2017-10-17
- 2012年2月份禽肉市场形势分析 2012-03-13
- 2006年禽肉市场形势分析 2007-03-09
- 2006年第一季度禽肉市场形势 200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