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收获好时节。新建区留田村种粮大户周小林400多亩再生稻第二茬又迎来丰收季。
11月17日,尽管是阴天,但周小林依旧很忙碌。在留田村,还未到田头,远远就看见三台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来来回回,一台大型拖拉机就停在旁边。“今年再生稻的收成好啊,一亩足有600斤。”看到再生稻即将丰收,周小林开心地笑了出来。
自2010年以来,周小林便大力开展“再生稻——油菜”三熟制栽培示范,在当地率先应用现代农业新科技。他多次参加省部级农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粮食和油料生产,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2014年被评为“全省种粮大户”。
再生稻,就是一年种一次收获两次。再生稻种一次收割后,把它浇上水,不打药、不施肥,让稻秆再生长。在周小林的再生稻种植田头,只见3台收割机一边吞进黄澄澄的稻谷,一边将水稻秸秆粉碎还田。不一会,机仓满后又吐到拖拉机的拖斗里,3台机械各放一仓,周小林就驾驶拖拉机把谷子拖出来。
“现在种田轻松多了,从种到收到干都是机械化。”周小林说。现在周小林拥有大型高速插秧机、收割机、植保喷药机械、拖拉机、抽水机等全套农机设备,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100%。不仅如此,在政府的补贴下还购置了稻谷烘干设备。“现在只要不下大雨,我们就可以收割,不用看天吃饭了。”
土能生金,这就是周小林种田的动力所在。周小林种田格外用心,他积极使用配方施肥技术,实行统防统治。“再生稻省时省工、绿色环保、经济效益高,特别是二茬再生稻米质优,口感好,深受市场好评。”
把稻谷卸下来,周小林算起了经济账。今年周小林的再生稻头茬产量达到1000多斤,二茬又达到600多斤,一种两收加起来每亩产量有近1700斤。到了明年春天,他家的再生稻还能种植一季油菜,一地就有三块收入了。
“我们种粮大户要把种田当成事业,你勤快它就产出多。我们在承租的水田种上再生稻,就可以少请人工。”周小林笑呵呵地说。秋收过后,周小林还是没法让自己停下,他要急着把油菜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