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4月1日电(记者罗江)记者1日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在油棕品种培育、抗逆丰产栽培技术、配套加工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积极进展。该院正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逐步推动油棕在北纬18度到25度的热带北缘地区开展规模化种植。
根据相关计划,中国热科院与各合作方将采取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由小到大、逐步北移的策略,发展油棕规模化生产,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助力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
据了解,油棕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棕榈油是重要的食用油,在工业领域也具有广泛用途。扩种油棕有利于拓宽油料来源、提升我国油料自给率。油棕适宜我国南方热带地区的丘陵地、坡旱地和撂荒地等区域种植,能够避免“与粮争地”矛盾。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副所长曾宪海介绍说,我国已收集油棕种质资源426份,选育出5个耐寒优质高产品种,并成功突破了组培快繁技术。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形成了涵盖开垦建园、水肥管理、生物授粉、果穗采收、病虫害防控、林下种养等抗逆高效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研制出油棕初加工榨油装备,可实现不同规模种植园的配套定制。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承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网站识别码bm21000007 京ICP备0503941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559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