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 示范基地风采录 > 生产型

庆阳海越农业有限公司

日期:2021-12-30 14:46 作者: 来源:庆阳海越农业有限公司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一、基本情况 

  庆阳海越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隶属陕西海升集团。下设焦村、早胜、良平种植基地及和盛冷链工厂。近年来,公司以打造中国高端果蔬第一品牌为目标,以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积极探索推行“三高五化”模式,稳步扩大基地规模,全力打造苹果区域品牌,建成矮砧密植苹果基地2.35万亩,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繁育基地2000亩,设施化草莓基地500亩,配套2万吨的鲜果冷藏气调库和20/小时全自动苹果分选包装线,是集优质种苗繁育、绿色基地种植、生态旅游观光、田园采摘体验、分拣包装贮藏、冷链物流销售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扶贫先进单位”、甘肃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单位。 

  二、示范应用情况 

  (一)找准立足点,让好资源培育大产业。宁县自然条件独特,资源禀赋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主要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是国家规划的122个和甘肃省18个苹果生产重点县之一。近年来,我们抢抓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机遇,以打造“中国高端果蔬第一品牌”为目标,从2014年开始,在宁县引进全矮化自根砧、全园格架建园、宽行窄株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全程机械化作业等国际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技术和种植模式,先后在4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集中连片规模流转土地,建成矮化密植自根砧苹果基地2.35万亩,预期盛果期年产量10万吨,带动宁县发展“海升苹果”16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苹果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首位产业”,为陇东乃至西北地区发展苹果发展产业提供了示范样板。  

  (二)瞄准发力点,让好土地配建新模式。我们不断引进吸纳国际、国内先进管理理念和最前沿种植技术,按照“建高端基地、生产高端产品、供应高端市场”的目标定位,率先在宁县探索形成具有“三高五化”(高定位、高科技、高效益,苗木良种化、栽培矮密化、管理机械化、水肥一体化、产品标准化)特点的“海升模式”。果树栽植后当年开花,两年结果,三年丰产,五年盛产,最高亩产达到5吨以上,比传统果园产量增加2吨以上,省水60%,省肥70%,省劳力80%,系统解决了传统栽培苹果挂果迟、效益低、费工时、标准化程度低、水肥投入大的问题。栽植6年的红富士苹果,平均亩产已达到3.5吨,亩收入3.3万元,有力地促进了苹果产业由传统栽培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型升级,为同类地区发展苹果产业提供鲜活的、可复制的“海升方案”,吸引了省内外周边地区300多个团队观摩学习。 

  (三)聚集检测点,让全管理实现信息化。在建设规模化苹果基地过程中,公司坚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推动企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依托宁县苹果大数据服务平台、不断加大信息化投入,先后在苹果基地建设了果园智墒系统、气象观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果园监控系统等设施,以及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果园生产环节进行信息化全程管理。一是配套果园智墒系统,安装智墒土壤传感器,实时将土壤含水量等监测数据反馈上传,再通过滴灌中控系统自动控制滴灌时间、滴灌流量等,实现精准灌溉、精准供给。二是配套气象观测系统,安装气温、湿度、风向观测仪,实时将果园气温、湿度等变化数据反馈给管理平台,及时启动果园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园艺管理作业,达到科学管理和防灾减灾目的。三是配套病虫害监测系统,微果园安装植保监测仪,对常发、易发病虫害及时监测、记录,并通过系统上传、分析,及时防控病虫害。四是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设备,建立健全苹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为管理者、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相关信息。五是配套果园管护监控系统,实时将果树生长、田间管理等数据上传、反馈给管理系统,对苹果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实行全方位管控。 

  建设“数字化”苹果基地,实现 24小时“云端”巡田,有力显现了信息化管理手段带来的“高效、精准、便捷、安全”优势和活力。一是及时提供农情灾情预警。整合农田传感网络和视频监控等系统,监测土壤湿度、温度、pH 值等指标,定时向后台传输数据,与设定标准值不符,系统即刻报警提醒;二是精准制定植保方案。运用光谱监测技术,识别病虫害、水肥供给情况,从田间返回的数据经平台分析后,形成定制化植保方案直达种植区块;三是管理手段方便快捷。管理员只需打开手机 app,即可在“云端”巡田,管理800亩地从10名劳动力节省到3名,并能够随时接收提醒,指导基地按时按量灌溉、施肥,并能在线咨询种植专家,在田间连线实验室,获取“云测土”等多种服务,实现田块级“点对点”可视化管理和“一对一”精准化服务供给;四是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利用二维码和区块链技术,为每块田地赋予一个二维码,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苹果种植和生产过程信息,实现对每个果园的产品质量追溯,为苹果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四)创新支撑点,让好产业增强驱动力。我们组织科研人员栽培的一些关键性、疑难性问题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为宁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标准化生产上,围绕果园管理等开展中试研究27项;围绕品种繁育、贮藏分选、机械选配等开展调研12项;改良育苗、建园、管理等方面实用技术55项;制定矮化自根砧苹果全产业链的技术规范10个。在种苗繁育上,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等国外5家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的苗圃管理理念,改良种苗离体嫁接技术,建成苹果种质资源圃和采穗圃,实现了自根砧种苗繁育规模化、本土化。在水肥管理上,引进以色列、美国滴灌技术,聘请6名外籍专家作为技术顾问,探索出“增施有机肥+滴施单质肥”等果园水肥一体化管理最佳施肥模式,增设了滴灌二级过滤自动反冲洗系统,使用了土壤调酸施肥降本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水肥用量。 

  三、经验成效 

  通过大力推进生产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社会效益方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水肥、园艺、植保精准管理,达到了信息资源共享,加速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促使了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 

  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确定最佳灌溉技术方案,变传统的量大、次少为现在的少量、多次灌溉,每亩果园每年滴灌40次左右,平均每次用水量2.5方,亩年均用水总量100方左右,大大降低了肥水用量及成本,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每年可挽回因霜冻、倒春寒减产2000吨以上,减少经济损失1200万元以上;每年可挽回因病虫害造成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同时,有力的促进了关键技术落实,确保了新建园“当年开花,两年结果,三年丰产,五年盛产”的目标实现,比传统果园亩产量增加2-4吨,省水60%,省肥70%,省土地、省劳力80%,系统解决了传统苹果挂果迟、效益低、管理费时费工、标准化程度低、水肥投入大的问题,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在生态效益方面,信息化广泛应用极大地减少了化肥、农药对水源、土壤、空气的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既增加了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又促进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规模化建园,提高了宁县森林覆盖率,有效减少地表径流,达到了保持水土功效,促进了宁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