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态 市场行情 网上展厅 供求信息 滞销直报 短信促销 绿色通道 棉花采摘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疆鲜活农产品网络销售 > 动态信息
巴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居南疆之首
<P>  日前出炉的《南疆五地州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比较》中,巴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以5787元位居南疆之首,2008年南疆五地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前十名县市榜单中,前八强都被巴州占据,分别是若羌县、库尔勒市、焉耆县、尉犁县、和硕县、轮台县、和静县、博湖县,第九名和第十名分别是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和阿克苏市。</P>

<P>  <B>天时地利人和当上“领头羊”</B></P>

<P>  从巴州农村社会发展在南疆五地州的比较情况来看,巴州农业生产总规模在南疆五地州处于中游位置,2008年,巴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00.21亿元,排在第三位,耕地总面积为307.02万亩,排在第三位,粮食产量和牲畜存栏数排在第四位,棉花产量和肉产量排在第三位,水产品排在第一位。</P>

<P>  巴州农村经济总规模在南疆五地州虽然不占优势,但是农村人口相对少,人均耕地远大于其它地州。巴州乡村人均耕地为6.9亩,是克州的5.8倍,是和田地区的4.1倍,是喀什地区的2.4倍,是阿克苏地区的1.3倍。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加之全州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特色农产品优势明显,因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南疆处于榜首。</P>

<P>  近年来,巴州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特色种植业已形成规模,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正不断形成,巴州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立足巴州的同时,已把触角伸到了南疆其它地区。比如冠农公司在喀什修建果蔬加工厂,华隆杏酱、瑞缘牛奶和乡都酒业公司均在南疆大量收购原料,从而带动南疆特色农业的发展。目前,南疆铁路复线正在加紧施工,库库高速公路也在建设,315国道将全线贯通,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和田至若羌铁路都在规划之中,环塔里木将形成便利快捷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农产品的运输更为方便。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目前占有先机的巴州有望成为带动南疆五地州特色农产品加工的“领头羊”。</P>

<P>  <B>以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B></P>

<P>  由于环塔里木盆地气候条件独特,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巴州特色种植业、特色林果产品无论是果品单产还是内在品质,在全国均名列前茅。 利用这一特有优势,自治区计划“十一五”期间在环塔里木盆地建成特色林果业1200万亩,使塔里木盆地成为新疆重要特色林果生产基地。</P>

<P>  巴州领导抓住机遇,上下达成一致共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林果业,是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年均日照时数2932小时,无霜期198天,具有发展优质特色农业的自然禀赋。”这就是优势。</P>

<P>  时不我待。全州上下行动起来,以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实施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战略,把农田建设成为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加速发展特色农业。特色种植业主要发展红色产业和白色产业:在焉耆盆地发展工业番茄和色素辣椒,在“库尉轮”地区种植优质棉花;特色林果业主要是发展香梨、红枣、杏和葡萄四大特色林果基地。</P>

<P>  种植业仍然是农业的支柱,如今,特色林果业也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P>

<P>  据统计,2008年地方企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206家,占地方工业企业数量的25.2%;实现销售产值26.67亿元,占地方工业销售产值的35.1%。</P>

<P>  经过多年发展,巴州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链。如香梨股份、冠农股份、拓普公司、盛裕泰果业、金丰利等一大批香梨生产、冷藏、销售企业,通过申报出口注册果园,成功地使库尔勒香梨进入国际市场;乡都酒业、瑞峰葡萄庄园分别成为焉耆县、和硕县发展葡萄产业的龙头企业;红枣产业引进了国内最大的红枣加工企业“好想你”集团,本地也成长起了楼兰红枣、奇兰红枣酒厂等专业企业和一大批红枣合作社,带领枣农闯荡国内红枣高端市场;中粮屯河、冠农果蔬、华隆公司、红帆公司等企业则采取和农户签订种植合同,保证全部收购等方式,和农户一起做大巴州番茄酱产业。棉花产业、牛奶产业、杏子产业等都是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出现了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P>

<P>  <B>农民尝到“蛋糕”甜头</B></P>

<P>  对于轮台县轮台镇的司马义·艾买提来说,挣钱并不是什么难事。他家的收入来源有5块,一块是来自于13亩棉田,一块是来自于家里养的那一群羊,一块是来自于妻子养的土鸡,还有一块是来自于小儿子吐逊·司马义在华隆公司打工的工资,另外一块就是全家人帮着大儿子做农民经纪人,夏天收鲜杏冬天收杏干的收入了。“儿子们成家的钱早已经攒下了,房子也盖好了,都是大院子砖房,就等着娶媳妇呢。”司马义·艾买提说。</P>

<P>  虽然还不能直观地理解这好日子与农业产业化的联系,但司马义·艾买提已经有一种朴素的认识:“要不是有这些企业来,我们孩子哪里去打工呢?我们的杏子能卖上这么好的价钱吗?我看福气就是这些企业带来的。”</P>

<P>  其实,全州农民都已尝到了农业产业化“蛋糕”的甜头。</P>

<P>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了企业本地用工人数。去年巴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解决就业1.14万人,占地方企业年均从业人员的41.4%。</P>

<P>  有了钱,农民也会享受生活了,政府对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也是高度重视。近年来,巴州不断加快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政策在逐步落实。</P>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主办
农业部信息中心承办
农业部服务热线:010-59191592
新疆服务热线:0991-2862704 E-mail:yytgc@agr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