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蔬菜出口占全疆“半壁江山” |
<P> 这几天,塔城市二工镇头工村菜农张素霞正忙着对大棚内翻过的地打药消毒,为种下茬菜做准备。她说:“我的菜基本上出口到哈国,质量好才能卖上好价钱。”</P>
<P> 张素霞的温室大棚位于塔城市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内,这里也是经过塔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的出口蔬菜基地。得益于塔城地区外向型农业战略的实施,很多像张素霞一样的菜农把种植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卖到国外。</P>
<P> 记者11月15日从塔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2006年巴克图口岸出口蔬菜仅为455吨,而今年前10个月就出口蔬菜19401吨,占全疆蔬菜出口量的52%以上。同时,出口番茄酱22709吨,实现了出口农产品由单一蔬菜品种向多元化方向发展。</P>
<P> 为把地区得天独厚的大农业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地委、行署强力推进资源转换战略,引导农民与当地企业“联姻”,走“订单+农户”的路子,并在全疆率先推行了“企业+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不仅使广大农民快速找到了增收渠道,也调动了农民与当地加工企业的积极性。</P>
<P> 为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地区与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署了《共同推动塔城地区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合作备忘录》。为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前移监管关口,深入蔬菜基地为种植户做技术指导;开辟出口蔬菜绿色通道,从出口蔬菜的报检、检验检疫等各环节实行优先办理,并推广实施节假日预约检验检疫加班制。同时,多次派员到企业、果蔬基地为菜农义务讲解检验检疫知识,还购买了各类大型仪器设备,为出口农产品农残检测提供技术支撑。</P>
<P> 同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构筑“源头备案、过程监督、抽查检验”三道防线,保障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2005年,裕民县的巴什拜羊肉首次出口到马来西亚;2006年,塔城盆地的番茄酱出口到俄罗斯、欧盟等地;2007年,额敏县的麦芽向中亚国家出口。目前,这些农产品在出口中均未发生质量安全问题。</P>
<P> 据塔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潘福江介绍,眼下,他们正在探索农产品区域化管理监管新模式,已在兵团农九师163团、170团开展了试点工作,这意味着塔城的绿色农产品不但能在巴克图口岸出口,以后在全国任何口岸都能畅通无阻。</P>
<P> 据悉,目前,塔城地区经过备案登记的出口果蔬基地1.9万亩,温室大棚8310座,仅塔城市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自种植果蔬的份额就达到684元。</P>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