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直冬播完成152万亩再创历史纪录 |
<P> 2009年,州直农业系统面对135万亩冬麦播种任务重、时间紧的困难,在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县(市)认真做好小麦生产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地完成了冬小麦生产任务,冬麦超计划种植17.77万亩,完成计划的113.16%。</P>
<P> 为圆满完成冬小麦生产任务,州直农业系统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服务力度,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确保了任务的及时完成。一是州党委、政府及县(市)党委、政府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问题,强化粮食安全工作的政治责任、大局意识,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和粮食生产各项政策和措施,保护并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对冬播工作的领导,9月25日在新源县及时召开了州直冬小麦播种现场会,对冬小麦播种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各冬小麦生产县市也在国庆节前召开了冬小麦播种现场会,对冬小麦生产有关政策和要求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维护小麦种植指导性计划的严肃性,明确要求不得盲目扩大种植面积,超计划种植小麦得不到补贴。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切实增强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各县(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扶持小麦生产的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各项惠农政策,大部分县市在冬播前都将2009年度各项补贴资金发放到位。四是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完成自治区冬小麦种植任务。根据自治州粮食生产“两个确保”的原则,各县(市)严格按照州直2009年冬小麦生产指导性计划,正确引导农民将小麦向有水利设施配套的保灌区、丰产区集中,严禁将冬小麦种植在没有水源、产量保障的生荒地、撂荒地、山旱地上。抓好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加大农资打假力度,选择好最佳播期,抓好小麦良种普及,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引导农民参加农业政策性保险,减低农业生产风险。积极做好各项技术服务,将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良法配套、小麦精少量播种、药剂拌种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组装配套,切实提高冬麦播种的技术含量。不折不扣地完成了135万亩冬小麦播种任务。五是把冬播工作与千元田建设、农业精耕细作、发展节约型农业、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早计划、早安排。大力发展以“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地”为内容的节约型农业,积极推广一年多熟制生产,抓好土地整理,提高耕作水平,结合伊犁州实际,强力打造伊犁河谷绿色小麦生产基地品牌。六是扎实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州农业局2009年成立了2009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伊犁州直2009年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督导组、伊犁州直2009年粮食高产创建包县工作组、伊犁州直2009年粮食高产创建专家技术服务组、伊犁州直2009年包县技术服务工作组五个工作组,按分片包干,一定三年不变的原则,与9个粮食主产县建立了高产创建对口联系机制。各县(市)也组织相关部门实行行政和技术双承包责任制,明确每个示范片(点)的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发挥行政部门的推动作用和专业技术部门的技术优势。</P>
<P> 据统计州直小麦总产89307.08万公斤,平均单产达390公斤,比上年单产234.35公斤高155.65公斤。通过各县市创高产活动自测,州直小麦高产创建完成面积116.35万亩,其中,400-450公斤面积47.23万亩;450―500公斤面积43.08万亩;500公斤以上面积26.04万亩。全部高产创建面积比自治区下达的高产指标面积86万亩多30.35万亩,超额完成任务35.29%;比州高产创建计划面积92万亩多24.35万亩,超额完成任务26.46%。仅新源县500公斤以上的面积就达58000亩。</P>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