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吾县前山乡石磨沟村“一棚三用”助农收入翻番 |
<P> 8月12日,记者在伊吾县前山哈萨克族乡石磨沟村一座大棚里见到了哈萨克族牧民巴田·马合祖木,正在采摘新鲜“野生天山大肥菇”的巴田一脸喜色地说:“去年我家仅大棚种植一项就收入3200余元,今年加上牲畜育肥,接羔育幼收入一定会翻一番。”</P>
<P> 2008年以前,石磨沟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多元,2007年前山乡引进试种食用菌,当年获得成功,种植户户均增收2400多元。2008年该乡以农牧民参与为主、政府引导为辅,在石磨沟村建大棚74座,每座大棚建筑面积80平方米以上,试验推广“一棚三用”(即夏天种植食用菌,秋冬季牲畜育肥,春季接羔育幼)的新模式。当年每户种植食用菌增收3200多元,育肥牛羊收入2000元左右,成活幼畜收入600元左右,每座大棚年收入5800元左右。2009年全乡新建多用大棚200座,目前已种植食用菌181座。为提高农牧民增收科技含量,乡农技站聘请食用菌专家现场指导,严格按照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模式操作,使农牧民的传统观念得到大转变。</P>
<P> 石磨沟村村委会主任艾尔肯·米斯尔汗告诉记者,“一棚三用”新型大棚技术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农牧民由一业为主向多业并举的转变,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使昔日的“贫困村”抱上了“金娃娃”。</P>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