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2012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河南省固始县

日期: 2013-02-04 15:02 作者: 河南省固始县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固始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2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固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全县上下围绕《规划》的实施,采取政策驱动、项目带动、科技推动和产业联动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明确了发展思路。通过开展固始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组织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我们逐步明确了立足固始实际,突出固始特色,加大农业投入,增强科技支撑,完善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并确立了四个关键点,即:聚焦主导产业、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创新体制机制和加快产业化发展,加快了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速度。

  (二)提升了发展质量。我们坚持以“两不”为前提,把农业的各个产业、部门及经营环节置于现代农业统揽之下,谋求共同发展和资源的科学配置,优化了区域布局。我们根据加工业发展原材料需求,建立了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县农作物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85万亩,“三禽”养殖基地年出栏达到2000万只,家畜养殖基地年出栏达到100万头。同时突出固始特色,精心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三高”、“九华山”、“豫申”、“皇宴”等优质农产品品牌,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全县“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总量达到42个,建立蔬菜标准示范园2个、有机茶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生态养殖示范工程42个,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示范引领功能不断增强。

  (三)加快了发展速度。2012年,示范区国民生产总值预计达到220亿元,较上年增长约10%,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6935元,较上年增长约10%。粮食生产在遭受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情况下,总产约122.2万吨,顺利实现了“九连增”。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9亿元,同比增长8%。茶叶产量达到2600吨,产值3亿元,较上年增长15.4%。油料总产量达到15.59万吨。我们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双推动、双促进。截止到2012年10月,全县耕地流转面积82.6万亩,经营土地面积100亩以上的种养大户发展到553家,规模经营面积达29.2万亩。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32家,较上年增加39家,增长5%,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7家,其中,通过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从零起步,已规划81个,开工建设56个,初步具备入住条件的6个。

  二、主要做法

  (一)广泛宣传,精心组织。我们不断加强对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宣传,做到“四个讲清”, 确保达到家喻户晓,使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县干群的自觉行动。在工作组织上,把示范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目标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分解细化了示范区建设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夯实基础,提高产能。我们以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为项目整合点,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2012年,全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4.3亿元,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引导经营主体投入资金4.9亿元。当年,全县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79个,建设面积8.7786万亩。通过农业科技工程建立农作物高产创建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区面积80.3万亩,平均单产水平提高15%以上。

  (三)园区引领,集聚要素。我们按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围绕农业支柱产业开发,建立了多个农业专业园区。目前,固始鸡生态养殖示范园区、豫南黑猪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和金地全国标准化蔬菜园区等已高效运行,中科粮油产业科技园已完成规划编制立项工作,近期建设工程将全面启动。比如,固始鸡生态养殖园区,流转荒山7100亩,吸纳143户农民入驻,年生态饲养优质固始鸡150万只,户均年获利5.6万元。通过强化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区建设的平台作用,促使资金、技术、人员等先进生产要素有效聚集。

  (四)集群发展,提升效益。在示范区建设中,我们坚持把生产基地建设和产业加工集聚区建设及高效农业示范工程作为发展的聚焦点,实现空间布局上的集中。主要是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一体化经营为主线,强化龙头带动作用,提高农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关联度,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米、豫南黑猪、茶叶、菜籽油、柳编、竹木、固始鸡、固始鹅、食用菌、水产业等10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如优质稻米产业化集群,已建立稳固的优质中籼稻谷生产基地140万亩,优质香稻基地10万亩,“顺心莲”牌有机香米每公斤售价达20元以上,实现了农民与企业“双赢”;豫南黑猪产业化集群今年规划建设6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已动工建设53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国字号”现代农业示范区落户固始,是我县落实“十二五”规划,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的强力支撑,但从目前情况看,相关宣传工作力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舆论工具还没有完全利用起来,涉农部门还没有一致行动起来,社会各界还没有广泛参与进来,广大群众还没有全面发动起来。

  二是投入不足。农业投入资金不足,缺口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适应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信贷投放量小,融资方式单一,一些涉农小企业基础薄弱,可提供融资抵押物少,导致涉农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类企业融资困难,制约了涉农中小企业的发展。2012年,金融部门向涉农企业贷款总额为4150万元,仅占全县年贷款总量25亿元以上的1.7%。与农业大县的发展要求相距甚远。

  三是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低。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和农业保险还不健全,导致农业发展成本高,农业保险面窄,保险额度低,加之政策、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造成土地流转中的“换人种地”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提高。

  四是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依然脆弱。由于上级对秸秆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高效化肥利用、设施农业和新型农机具推广等方面投入较少,农业政策引导力度小,导致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比较脆弱。

  四、2013年工作计划

  明年是固始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现全线突破的关键时期,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省政府召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会议精神,在抓好固始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高产示范区、双低油菜示范区、畜禽养殖示范区、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和十大重点任务落实的同时,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再加大投入。2013年计划整合各类项目资金6亿元,新建高标准粮田26万亩。两年内,在示范区各类标准园、产业园、科技园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

  二是加快集群发展。2013年,重点建设优质稻米、豫南黑猪、茶叶和竹木四个产业化集群。集群内企业年营业收入均达到20亿元以上,集群总营业收入达到112亿元,合计带动农户32.7万户。

  三是持续实施科技工程。继续组织实施整县整建制高产创建、小麦科技攻关、油料倍增计划及畜禽生态养殖等科技工程。2013年以水稻、小麦、双低油菜、蔬菜等农作物为重点,建立高产高效示范区80万亩以上;整合各类农民培训补贴项目,每年开展种养技术培训40万人次以上,为示范区建设培养可用人才。

  四是实施重点项目。2013年,在抓好各项工作协调推进的同时,坚持以项目为重点,全面提升示范区建设水平。首先,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力争在年内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在固始落地。其次,要进一步加大争资跑项的工作力度,用足用活国家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项目支持。其三,要进一步加大规划项目的实施力度。重点抓好固始县粮油现代物流中心、固始鸡孵化厂、204省道沿线现代高效特色农业长廊、申科粮油产业科技园等县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竣工、早见效。

  五、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惠民工程、全局工程,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做到“四个讲清”,形成全社会全力支持、合力推进的良好氛围。

  二是明确目标,进一步提高示范区建设水平。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样板区,引导涉农企业、经营大户进入样板区承包经营,通过优质化、高效化、规模化等途径来培育示范区主导产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水平。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划实施建设,避免短时间内频繁轻易地变动和调整。力争示范区建设实现两年打基础,三年有突破,五年见成效。

  三是完善机制,努力提高示范区整体效益。继续坚持和完善市场经济管理机制,突出经营业主的主导地位,按照“政府引导、业主投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动作”的模式,积极培训和引进市场开拓能力强、现代农业经营水平高的产业业主,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形成对示范区的强力支撑;创新技术人才引用机制,借智借力促发展。通过制定优惠的人才政策,吸收专业科技人员和农技人员采用技术参股、资金入股等方式投身示范区建设,积极建立形成按劳分配和按知分配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积极推动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深入合作,发挥他们的科技优势参与示范区建设,增强示范区的科技支撑。

  四是突出重点,实现提速发展。要突出发展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项目选择上要突出主业。以现有主导产业为主,抓住关键技术、主要品种,加快发展,尽快见效。每个专业示范区,选择1-2个特色项目和名优产品进行集中开发,形成专业化规模优势。在技术选择上突出高端。选择能对现代农业产生重大变革的高技术成果,以农业科研院校为依托,实行优势互补,联合攻关,围绕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拳头项目,集中人才智力及政策资金等优势,加快科研开发步伐,尽快形成示范区农业品牌。在经营思路上突出高效。示范区的生产与经营,应以建立现代高效农业企业的模式来进行,以效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综合运用良种繁育、生物技术、精深加工、科技培训等项目,加强与市场的信息交流,不断将本地农产品推荐出去,实现循环增值,高效发展。

  五是政策倾斜,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政策机制,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整合各类支农项目,捆绑发改委、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扶贫等部门的专项补助资金,重点支持示范区的道路、电力、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效缓解涉农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向现代农业流动,增强发展动力,实现优先发展。

  六是创新思路,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把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成农产品的精品屋,积极发展精品农业,用优良的品种和优质的技术培育加工出优质的精品,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放大农业市场效应,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固始县农业局

  二0一二年十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