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黑龙江省庆安县

日期: 2013-01-30 15:11 作者: 黑龙江省庆安县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黑龙江省庆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工作总结

  庆安县地处黑龙江省中部的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交汇地带,幅员54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6万亩。境内三山环绕,七河发源,九河汇流,农业区平均海拔200米左右,无霜期128天左右,多年平均积温2605℃,多年平均降雨量567毫米。全县辖14个乡镇、93个村,794个自然屯,总人口41.2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四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享有“中国绿色食品之乡”和“中国绿色名县”的美誉,是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绿色食品A级水稻生产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2011年,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一、建设成效

  2011年,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总体发展部署,以粮食生产为主导,以畜牧业、劳务业、林业为补充,狠抓农民致富增收,全力改善农村环境,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开局良好。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822元,同比增长21.1%;粮食总产实现28.65亿斤,同比增长9.5%,主要工作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观。2011年,农口部门共引进项目资金17,925万元,实施北盖渠首改造、水稻高产创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22个。消险加固中小型水库3座,完成渠系防渗衬砌52条140公里,硬化总里程达到650公里,和平灌区工程配套率达到90%以上,在全省率先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灌区;新建投资规模千万元以上现代农机合作社4个,总数发展到8个,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60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0%,秋整地完成254万亩,有190万亩达到待播状态;新建水稻育秧大棚3000栋,总数发展到4.5万栋1000万平方米,大棚育苗率达95%;新建3处水稻浸种催芽基地,总数发展到7处,单次浸种催芽能力发展到900吨,2012年春季完成浸种催芽1100吨,为30万亩水田提供了优质芽种。

  2、农业技术推广明显普及。在国家和省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的激励引导下,促进了我县优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水稻、大豆、玉米三大作物种植面积分别发展到124万亩、85万亩和56万亩。突出水稻产业优势,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确定久胜镇为整建制推进试点乡;并在7个水田生产大乡,以行政村为单位集中打造了12个分散万亩示范片,示范片最高单产实现732.9公斤(致富乡兴隆示范区),全县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05公斤,创历史新高。大力实施科技园区“十百千”示范工程,形成了县有十个万亩示范片,乡有百个千亩示范园,村有千个百亩示范田的总体布局,水稻超早钵育、机插深施肥、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农户纷纷认可;玉米大垄双行模式取得重点突破,全县共推广农业新技术23项,累计应用面积600多万亩。农技推广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14个乡镇均设立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驻乡镇推广站,建成村级科技服务室28处,形成了县有推广中心、乡有推广站、村有服务室、屯有示范户的四级联动科技推广网络。

  3、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县耕地流转户数2.45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34%;流转面积79.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9.9%。全县200亩以上规模经营单位数333个,经营耕地面积32.9万亩;已建立并经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96个,合作社成员发展到2,985户,带动非合作社农户6,340户,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生产规模。支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租农户土地建立生产基地,实行集约化经营,全县有5家龙头企业承租农户耕地,规模经营面积2.8万亩;积极向上争取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资金,扶持现有省市级龙头企业,强化联结机制,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引带能力,全县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8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年稻米加工能力200万吨,是全县水稻总产的近三倍,并在全国的30个省市区设立了庆安大米的销售网点。

  4、畜牧养殖业明显升温。坚持畜牧小区、养殖大户同步推进,大打畜牧经济翻身仗。全县专业养殖小区发展到39个,各类养殖大户发展到954个,同比分别增加4个和140个,基本改变了过去传统型、粗放型养殖方式,逐步实现区域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全县生猪饲养总量发展到53.1万头,其中存栏25.6万头,出栏27.5万头;黄牛(肉牛)饲养量6.9万头,其中存栏5.7万头,出栏1.2万头;家禽饲养量492万只,其中存栏256万只,出栏236万只。建立肉牛冻精配种点30个,猪鲜精配送中心1个,猪鲜精改良点13个,累计冻配奶、肉牛4.6万头,猪改良12万头。畜牧养殖在规模、总量以及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5、务工输出总量明显扩张。全年共输出农村劳动力7.5万人,其中跨国输出513人,常年性输出6.3万人,劳务创收6.7亿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2,390元。完成入校培训400人,完成技能培训4,500人,中介能人培育到300多人。引导和帮助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办各类实体32家,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为发展县域经济培植了新的增长点。

  6、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完成造林面积10,610亩,占省里下达任务数的106%。高标准打造了鸡讷路、庆曙路、福成路等县内主要公路近140公里的绿化风景线。同时,对公路沿线生态屯进行查缺补漏,提档升级,绿化示范屯77个,绿化休闲广场18处,建设农防林18条,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

  7、新农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坚持“小城镇、星级村、生态屯”三位一体,同步推进。民乐镇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主体框架构建已经完成,民乐镇、大罗镇、巨宝山乡、同乐乡开发商服楼面积2.1万平方米,平安镇、巨宝山乡铺装地下排水管线6,200延长米;3个“五星级”、4个“四星级”村已通过省里检查验收,致富乡广中兴隆农村社区已投入使用,久胜镇久佳新邨主体基础建设和道路硬化已完成;新增自来水入户103个屯。全县农村共有319个屯、10.2万人吃上了自来水。

  二、创新举措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委书记、政府县长任组长,主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财政、发改、农业、水务、农机、林业等部门以及相关乡镇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局长兼任,各成员单位主管业务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示范区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综合督办等工作,确保示范区各项建设按照规划内容顺利实施。

  2、完善监督机制。为使示范区创建工作有章可依,有矩可循,我们制定了示范区创建工作管理细则,落靠责任,严明奖惩。对示范区发展规划项目进行先期审核,后期验收,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对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号存储,根据工程实施进度,分期付款,防止资金流失与挪用;对项目建设实行招投标,不搞私自暗箱操作,同时采取聘请专职工程项目监理和落实农民业余监督员相结合的办法,加强项目工程建设中的监督管理,使项目工程建设严格按照设计标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3、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投、银行贷、企业帮、农民筹的多元化融资体系,由县政府统筹安排,整合农业开发、高产创建、绿色食品、新农村建设、小农水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入到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

  4、提高运行质量。示范区采取专人管护和群众管护相结合的办法,坚持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建立由广大农民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农民协会或农民合作社,集中管理和使用示范区内的水利工程设施、农业机械和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长效管护机制。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家庭联产承包机制下的土地分散经营方式,对创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制约,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提三点建议,仅供参考:一是如何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建议鼓励和支持土地经营大户注册土地银行,按照土地状况合理确定流转价格,所有流转户均把土地交到银行统筹经营,土地银行把所掌握的耕地分区化块,打捆发包,这样就解决了土地自行流转过程中,承租户经营地块多、分散不集中的问题。二是如何实现户企更好对接。建议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订单生产给予政策补贴,使其采取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的办法提高基地标准化水平;稻米收获后统一送到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或储存或销售,农民认为什么时候达到了自己的期望价格,就什么时候到企业领取卖粮款,这样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生产资金周转问题和农户仓储问题。同时,还可吸纳农户土地入股,产前给农户保底收入,产后利润二次分红,提高产业化程度。一是如何发挥大型机械作业效果。建议增加大型农机作业补贴力度,统一制定作业标准及收费标准,按照作业量给予机车补贴,条件允许的地方财政可以拿出一部分匹配资金,让农民享受无偿的深松、深翻整地,这样,便于组织大机械集中连片作业,增强地力水平。

  四、下一步打算

  重点是聘请农业部工程建设中心帮助搞好规划设计,使我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规划更能满足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住建部的有关深度要求,然后认真加以组织实施。

  主要工作思路是:全力推进示范区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建设。2012年,重点沿我县鸡讷、伊绥两条公路,建设百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带,高标准打造新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4大方面18个示范区。力争通过5—10年的集中打造,把庆安县建设成为全省最具经济发展活力、最具产业发展优势、最具农产品竟争力的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具体目标:到2015年,全县粮食总产实现4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农业产值实现50亿元,平均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进程显著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示范区名称:黑龙江省庆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

2011

备注

 

1.基本情况

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

5468.7

5468.7

   
   

耕地面积

万亩

265.93

265.69

 
 

水域面积

万亩

7.2

7.2

 
 

总人口

万人

41.2

41.3

 
 

农业人口

万人

30.2

30.4

 
 

农业劳动力

万人

16.26

16.77

 
 

农户总数

万户

7.52

7.52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39

47.6

 
 

农业总产值

亿元

33.22

46.79

 
 

财政总收入

亿元

2.02

2.66

 
 

财政支农总投入

亿元

3.6

3.4

 
 

农民人均纯收入

8122

9822

 

2.农业

产出情况

粮食总产量

亿斤

26.16

28.64

主导产业

 
   

粮食总产值

亿元

24.14

36.48

 
 

棉花总产量

万吨

——

——

 
 

棉花总产值

亿元

——

——

 
 

油料总产量

万吨

——

——

 
 

油料总产值

亿元

——

——

 
 

糖料总产量

万吨

——

——

 
 

糖料总产值

亿元

——

——

 
 

生猪总产量

万吨

2.25

2.83

主导产业

 

生猪总产值

亿元

3.37

4.23

 
 

肉禽总产量

万吨

0.75

0.89

不是主导产业

 

肉禽总产值

亿元

1.68

2.0

 
 

蛋类总产量

万吨

0.88

0.96

不是主导产业

 

蛋类总产值

亿元

0.61

0.73

 
 

奶类总产量

万吨

0.058

0.06

不是主导产业

 

奶类总产值

亿元

0.02

0.03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0.88

0.89

不是主导产业

 

水产品总产值

亿元

0.73

0.78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亿元

10.9

11.7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100

100

 

3.农业物质

装备情况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万亩

180

195

   
   

设施农业面积

万亩

78

83

 
 

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56

60

 
 

灌溉水利用率

%

79

81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88

90

 

4.农业科技

支撑情况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75

78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万亩

95

101.2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65

85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24

23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5

6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万人

3.58

3.66

 

5.农业经营

管理情况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21.3

25.5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生猪规模养殖率

%

61.2

64.6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蛋类规模养殖率

%

49.3

52.5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肉禽规模养殖率

%

48.5

51.9

年出栏1000羽以上

 

奶牛规模养殖率

%

59.7

63.3

存栏量10头以上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万亩

0.1

0.1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27

31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万亩

182

199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9

9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15

18

 
 

无公害农产品

16

16

 
 

绿色食品

37

39

 
 

有机农产品

15

18

 
 

农产品地理标志

2

2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万亩

221

221

 

6.建设资金

投入情况

建设总投入

万元

102408

115925

   
   

本级财政投入

万元

6500

8700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万元

15008

17925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万元

2900

4300

 
 

银行信贷投入

万元

38000

42000

 
 

农民自筹投入

万元

40000

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