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村创业创新信息网 > 优秀人物

农民是一个职业---099

日期: 2018-05-09 08:44 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字体: 打印本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现将农业部遴选推介的首批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典型案例分批呈现给关心支持农村双创的各界人士,望有激励、启发之功,有营造环境之能。希冀转发,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农村创业创新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创业名片:

汪琰斌,男,199111月份出生,2013年毕业于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校园林技术专业,2017年在职函授浙江农林大学经济学,现任宁波市鄞州姜山归本水稻农场负责人。曾荣获:浙江省优秀毕业生、鄞州区优秀种粮大户、鄞州区粮食高产竞赛三等奖、全国风鹏行动鄞州区粮食高产竞赛二等奖、全国农业致富带头人、宁波市“双千”粮食高产二等奖、鄞州区“五四”青年奖章。

 

创业感言:

农民是一个职业,而不是一个身份

创业故事:

 

 

大胆承包耕地,生产规模化


大学期间,在宁波有机农场的实习经历使汪琰斌认识到:要稳步实现农业发展致富,首选粮食种植,并且要实现规模经营。毕业后,汪琰斌回到农村创办宁波市鄞州姜山归本水稻农场,开启了创业之旅。在姜山镇、陈介桥村的帮助协调下,通过土地流转第一年承包面积就达到了900亩,实现了水稻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减少了单位土地的生产成本和水稻栽培人工浪费,从而实现了增产、增收、致富的目的。2015年种植水稻1620亩次,全年粮食总产量达700吨,全年实现粮食销售总收入270万元。

采用农业新技术,实现产量大幅提高

虽然汪琰斌大学读的是农业专业,但是也认识到理论实践要相互结合,脚踩黄土,心不离地,种植技术才会提高。为此,汪琰斌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栽培水平。每次市、区、镇举办的各类农业及粮食栽培技术他总是坐在前排认真记录,区里的种粮大户,也成了他取经的对象。出苗率不高、水灾后抢救,他找卢方兴;遇到病虫害,需要施药,他找许跃进。只要出门,汪琰斌必带尺子和相机,记录每个阶段水稻的生长状况。回来时,他还会拔一些水稻进行仔细解剖,将水稻生长情况用文字、图片记在水稻种植记录表里。再者他借助互联网是通过微信订阅了多种有关农业科技知识方面的公众号,认真学习科学种田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更加系统地掌握了科学种田的知识;在鄞州区这个大平台指导的帮助下汪琰斌2016年的早稻亩产比2013年提高了100公斤以上。

 
   

 

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汪琰斌是鄞州区职业农民首期培训班中的一员。相比其他种粮大户汪琰斌24岁的年龄让他总显得有点不同,“职业农民”是个新鲜词汇,他们也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人才,并由他们带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将不再是一种身份印记,而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选择。2013年汪琰斌成立了宁波市鄞州姜山归本水稻农场,用他自己的话讲农业是是绿色的行业更加需要绿色的年轻血液,希望能影响更多的同龄人看到农业的未来踏踏实实的回归黄土地,落地生根。

创业心得:

一是靠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实行种粮直补及奖励,减免农业税,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种粮农户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增强了他们种粮积极性。

二是靠规模经营和农业机械化作业。规模经营是粮食种植提高效益必经之路,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争抢农时和节本增效。

三是靠技术进步。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正是由于党和政府着力于做好三农服务工作,市、区、镇农业部门科技下乡,到户面对面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提高种粮大户的科学技术知识,使农户真正成为新型农民起到关键作用。

四是靠自信。自己要树立信心,坚定信念,热心于自己的事业,积极进取,认真学习科技知识,科学种田,讲信誉、守诚心,凭自己的勤劳创造财富。只要自己努力,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也可以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人生的亮点。

创业评析:

汪琰斌,一个农业院校毕业的90后大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农业发展要依靠科技、农业经济效益要依靠规模”。党的富民政策和领导支持是重要的激励引导,学习农业生产技术是重要的关键支撑。在农业生产技术摸索过程中,他表现出年轻人特有的激情,网上查资料、参加培训、向种田能手求教、深入实地研究。他依靠科学种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人才。依靠政策、相信科学、规模经营、放飞梦想,这是他的成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