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三夏”农机作业收入超亿元
今年“三夏”期间,山东省泰安市农机部门共组织8991台收获机械参战,机收总面积达509.77万亩;机收收入1.98亿元,单机机收收入平均2.2万元;农机为在外务工农民节支2.3亿元。农机作业分市内、南下、东征北上“三个战场”,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南下征战效益明显。从5月中旬到6月5日,是南下西进征战阶段。据统计,全市共有315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分布在安徽、河南和省内的菏泽、聊城等地,共收割小麦132.3万亩,机收收入4630.5万元。南下河南尉氏、舞阳、商水和安徽阜阳等地收割的机械,从5月27日开始进入了紧张的小麦收割期,6月5日返回本市作业。据统计,南下的每台机械日均机收小麦60亩以上,每亩机收价格一般在35元左右,单机收入平均为1.47万元,基本与去年持平。
市内机收收入过亿元。随着全市小麦收获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市内收割更加迅速紧凑。6月5日至6月13日,全市7000台本地机械和1991台外来机械全部上阵,圆满完成了市内小麦机收任务,机收时间较去年缩短了2天。麦收高峰期间,全市日上阵各类机具最高时达5.43万台(套)。全市313.6万亩小麦,完成机收面积305.87万亩,机收率达94.3%,较去年增长3.24%;每亩机收单价平均40元,较去年上涨了5到10元;全市机收收入1.22亿元,较去年增长了14.2%。
东征北上收入稳定。从6月15日到6月20日,全市东征北上机械共派出1773台。其中赴青岛、烟台等地的机械1260台,北上天津、河北等地的机械513台。截至6月20日,共收割小麦71.6万亩,机收价格平均每亩40元,总收入2864余万元;单机平均收割348亩,单机收入1.61万元。
岱岳区房村镇房村的农机大户白卫国是泰安市的机收作业状元。他拥有1两台联合收割机,今年5月21日出发,先后赴安徽阜阳、河南商丘和山东滕州收割,每台机具平均收获650亩,每亩收费在45元左右,共收入6万余元。今年白卫国的单机收获达到1240亩,毛收入5.4万元,纯收入3.1万元,机收总收入超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