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过去这十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为后一个十年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逐步形成完善“三农”投入稳定增长保障机制,2003—2012年十年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超过6万亿元,为赢得“三农”发展黄金期做出了重要贡献。
[ 查看更多 ]
 
农业综合执法 经营体制 农业经济市场化信息化 基本建设 补贴政策
国际交流合作 农业科技 粮食生产 种业发展 农业机械化
畜牧业 兽医 农垦 乡镇企业 渔业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整体推进,一项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一系列科学发展的重大制度变革、政策创新,重新理顺了国家、集体、农民...
 
十年间,一系列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陆续出台。国家通过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地方重农抓粮等...
近十年来,农村金融在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县域规模化融资和中小企业服务为基础,以农户为重点,以农...
 
这十年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找到了破解“三农”难题的重点所在,解开了多年来禁锢农村发展的“最粗的一根绳索”,探索出了各具特色并初见成效的改革之路。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又一次大创造、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大创新、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大变革。
 
在2003年试点基础上,2004年国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我国农产品市场全部放开。随着市场经济深入推进,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更加健全,机制保障、...
2002年10月,中央决定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0年间,新农合制度从低水平起步,逐渐成熟和完善。
 
10年之间,农村交通、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巨变仿佛斗转星移,让共和国版图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弱的农村地区,踏着全面实现小康的奋进节拍...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农村教育取得突飞猛进的十年。从起点低、总体落后的状况发展为达到世界中等国家水平,农村义务教育走出贫瘠,迸发出勃勃生机。
 
10年间,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生动的文化实践,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交上了一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崭新成绩单。基层文化工作者与...
党的十六大以来这10年,党和政府不断清除不合理政策和限制,倡导公平对待农民工,不仅促进了传统劳动用工制度的变革,以及跨地区、跨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的逐步...
 
十年城乡统筹,十年城乡跨越。从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从高歌猛进的跨越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一个个村庄、一个个平常人家精彩嬗变的背后,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专题回顾
 
 
 
 
 
 
 
 
农业农村部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39419号-2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