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突出实践特色,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和当前工作齐头并进
按照部党组的部署和要求,各司局、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制定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创新,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积极梳理在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突出实践特色、边学习边调研边整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和当前工作齐头并进,取得实效。
种植业司突出实践特色开展八项主题活动。一是举办“推动种植业科学发展”演讲活动。围绕“保供、增收、促发展”的目标,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体会,分析影响种植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促进种植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思路措施。二是开展“再访小岗村,重思发展路”活动。结合农村改革三十周年,由司里离退休同志带领青年干部赴小岗村,重温历史,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讨促进“三农”事业发展的新举措。三是开展“高产创建在行动——进村入户到田”推进活动。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成立了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了统一领导、措施落实和宣传引导,建立了督导制度,把高产示范片落实到村到田。同时,成立专家指导组,加强巡回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入户率和到田率。四是举办“种植业法制建设专题讲座和种植业执法问题研讨”活动。以《种子法》的立法背景、配套法规的出台和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等为切入点,聘请有关法律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强全司干部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举办种植业执法问题专题讨论,探讨进一步推进种植业执法的新举措。五是开展“项目绩效评估”活动。对现有种植业2-3个重点项目进行案例分析,重点了解项目的立项背景、项目的实施效果、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思项目立项的科学性,为今后更好地设计项目、争取项目和实施项目打好基础。六是开展“处长竞争上岗”活动。结合落实农业部“三定”方案,拿出两个处长岗位开展竞争上岗,为干部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展示能力的平台,促进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七是开展“秋冬种生产督导”活动。从10月份起,在每个关键农时,派出工作督导组和专家指导组深入粮食主产区,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八是开展“落实作风建设”三大行动。派出机关干部到对口联系的新农村示范村开展社会实践,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农民的关切,思考如何为农民办更多的实事;派年青同志到部信访接待点,了解上访农民的心声,进一步增进对农民的情感;轮流派有行政审批职责相关处室的同志到部综合办公大厅,倾听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要求,改进审批工作。
人事劳动司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整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加大面向基层招录公务员的力度。在2009年招录公务员的30个职位中,有14个职位要求具备基层工作经历,其中5个职位专门用于招收“三支一扶”人员、“西部志愿者”和“大学生村官”,对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形成正确导向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录应届毕业生方式。为更好地服务部属单位事业发展、满足用人需求,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广泛调研和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方式,简化了博士研究生的招聘程序,突出面试和考察工作,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创新。三是积极推进大学生村官培训。为改善农村基层人才结构,落实好李源潮同志关于“农业部举办‘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很好,希望坚持下去、推广开来”的指示精神,10月12日—18日在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举办了2008年第二期“大学生村官”示范性培训班。通过专家授课、经验交流、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村官”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理解,不断丰富农业农村实际工作经验,努力提高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强部系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今年部系统技术工人等级考评中,引入高级技师面试答辩方式,加强了全面考察工作,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完善评价方法,努力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优化和壮大了部系统高技能人才队伍。
渔政指挥中心围绕渔政重大问题抓好专题调研。一是明确调研方向。要求调研工作坚持点面结合,重点调研涉及渔政管理的全局问题,研究关于渔民群众切身利益或地方渔政部门反映强烈的问题,尤其是对事关渔政发展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要进行深入调研。二是细化调研题目。对事关渔政发展全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梳理,明确了现代渔政执法体制机制问题,安全通讯网运转及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渔政队伍规范化、现代化建设问题为重点的调研题目。三是明确调研方式。在对现有基础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各调研组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找准调研的切入点,优选1-2个县市,采取召开小型座谈会、听取汇报、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每个调研组由一位局(中心)领导带队、5名成员参加,指定了牵头和配合处室。四是提出具体要求。要求调研报告求真务实,不讲套话空话,不面面俱到;要解放思想,体现创新意识;要出新思路、新观点、新办法、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