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新农村建设关注民生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江苏金湖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关注民生为重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抓住农民集中居住点规划这一龙头,为新农村发展规划好蓝图,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起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以社会事业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道路、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为农民增收、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该县紧紧抓住新农村规划建设这一龙头,全面展开农民集中居住点规划,全县已完成450个农民集中居住点规划编制,其中13个三类村庄规划全部完成,并经过专家组论证、评审、验收和审批。闵桥镇施尖村、塔集镇陆河村、前锋镇前锋中心村等12个示范中心村水电路全部通上,村庄内还建设了绿化、健身广场,桃花岛、陆河村建成了特色示范村,黎城镇徐梁村、前锋新跃、施尖村建成康居示范村。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摆上了日程,因为农村村民家前屋后河塘淤塞、水体被不同程度污染、基础设施薄弱等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为了改善农村环境,该县编制了《金湖县城乡环卫规划》,拿出了改造农村环境的实施方案,利用生态方式处理农民集中居住点生活污水,对全县污染严重的45条河道、30多个河塘进行了清淤整治,建设无害化厕所9500座。实施洪金灌区改造入江水道及三湖圩堤加固等一批农田水利工程;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9.5万人,新建农村公路46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新建了10所标准化卫生院和57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了45个农家书屋,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7万户。社会事业硬件设施建设极大地方便了农民治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全面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提高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该县一方面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有组织输出农民到大中城市从事建筑、服装、家政等活计。至目前,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近7万人,人均月收入在1200元以上;另一方面,以富有地方特色的绿色稻米、水产品、水生蔬菜、水禽、优质蚕桑为主导产业,建设五大高效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农田产出效益,推出了荷花荡、白马湖生态渔村特色旅游。以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为抓手,加强黎城、戴楼、金南、闵桥、银集5个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创建了民营工业园。通过工业集中区建设,一方面优化整合、盘活了乡镇原有工业固定资产,另一方面,引来客商和回乡创业人士投资办事业,就地改变农民工资结构,让农民不出远门也能挣到工资,同时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了镇财政收入。2007年,全县各镇财政收入都超过1000万元,村级化债4136万元,农民逐渐从生活宽裕型向家庭经济富裕型、殷实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