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市脚踏实地建设新农村
今年来,山东省邹城市委、市政府把新农村建设摆到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注重处理好“三个关系”,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政府发挥在组织动员、制定政策、建设投资、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积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激发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同时,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全民创业,让群众去做群众的工作,让群众去办群众的事情,使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变成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的过程,不搞强迫命令包办代替,更不做借新农村建设之机加重农民负担之事。
处理好“统一要求”与“突出特色”的关系。各镇村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不脱离实际盲目跟风、盲目攀比。立足各自的基础条件,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集中扩张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基地,对接城市居民生活需求,突出发展优质蔬菜、食用菌、苗木花卉、奶牛养殖等基地;依托库区和塌陷区资源,突出发展精品渔业、休闲渔业基地。同时,依托邹东山水特色资源,抓好对外招商合作,吸引战略投资者加强旅游开发,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拉动邹东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处理好 “谋划长远”与 “抓好当前”的关系。今年,实施的 “八大”民心工程,集中力量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受益的问题,让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积极抓好村镇规划和管理,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新型村镇集中。在小城镇建设中,认真抓好规划建设,创造整洁有序的镇容村貌。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农村水、电、路、有线电视等生活设施和农田水利重点生产设施建设,继续实施 “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工程、节水工程、世行三期项目和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全市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通硬化路、通客车和通有线电视的目标,改善了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济宁日报)
相关新闻
- 山东邹城强“三夏”跨区作业管理 2008-05-14
- 山东邹城大力实施镇村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工程 2007-12-24
- 重庆江北:整治与引导并重 打造江北有颜有值新农村 2020-11-16
- 太和村:家家有美景 处处有乡愁 2019-12-04
- 五道江镇全力打造“三型”新农村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