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黑龙江绥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侧记

日期: 2006-08-07 00:00 作者: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绿潮涌动,稻花飘香,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部署犹如一股股春风,吹进了素有“北国明珠”之称的绥滨县的村庄院落、田间地头,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绥滨县农民沸腾了,他们“实”字当先,因地制宜、埋头苦干,用智慧的双手装扮美好家园。

  为有花开春满园

  为了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大花园里充满春色,年初以来,从绥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普通乡村干部,共走一盘棋,同唱一个调,殚精竭虑,精心谋划,齐心协力抓新农村建设。

  从2月中旬开始,县委书记马智凯就组织带领县农委、财政局、交通局等涉农部门领导深入到全县各乡镇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下发了《绥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试点村镇实施方案》,梳理出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任务,明确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并成立了绥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为了使党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县电视台开办了《新农村建设》专题节目,各乡镇利用黑板报、宣传标语,广泛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县里还组织了新农村建设宣讲团,由县级领导带队,深入到乡、村分阶段进行巡回宣讲、走访调研和座谈讨论,零距离“开门搞教育”,把党的惠农政策送到基层,送到千家万户。同时,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带回来,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蓄势聚力,进一步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力量,从而使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越来越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东风催放花千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方针,激发出了绥滨县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巨大热情。

  3月初,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规划先行、特色先抓、环境先治、设施先建、试点先帮”的原则,先后确定了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一镇十村”,先行试点示范,带动促进全县。制定了《关于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乡村建设的安排意见》,实行县级领导、乡镇领导、部门(单位)负责人包抓试点村镇工作责任制。到目前为止,一镇十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动工建设。在生产生活方面,绥滨县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集约经营”的原则,着力在试点村镇抓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带动绿色作物种植面积40万亩,其中有机食品5万亩。落实种植业科技示范带5条,县级科技示范区2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村3个。积极实施主辅换位战略,大力推进畜牧品种改良,促进了畜牧业发展。通过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订单、市场运作、部门协作等办法,已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635人。乡风村容方面,县里先后制定并下发了《在全县农村开展“三个十”文明之星创评活动实施方案》、《全县治理农村“五乱”活动实施方案》和《绥滨县新农村村民“20要”文明公约》,通过采取“跟踪服务、分类指导、以督促办、限期达标”等措施予以推进,不断促进示范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由于县委、县政府思路清,试点村镇决心大,一个创一流业绩、干一流事业、扶农惠农的喜人局面已经形成。

  花团锦簇春潮涌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绥滨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得到了众多单位的真情相助,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花园中百花争艳。

  今年以来,市帮建单位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深入帮扶试点村镇,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为群众搞服务、办实事、解难题,扶贫与扶智并进,全方位帮助试点村镇谋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绥滨县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市电业局、工商局、交通征费处为集贤村帮建单位。他们多次深入到该村开展调研,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后,结合实际,在该村2006年规划制定和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的启动实施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与此同时还针对调研中遇到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大了资金包扶力度。市电业局出资12万元,决定为集贤村集贤大街安置20盏路灯。市电业局、工商局、交通征费处,又各出10万元,决定帮助集贤村完成自来水进村入户工程,解决村里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受到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市国土局、检察院、民政局、财政局、公安局等帮建单位也积极与所包村镇进行了对接,并计划投入327万元用于试点村镇建设。一双双热情的手伸了过来,一批批捐赠的财物饱含着帮建单位深情厚谊送到群众面前,使绥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大花园花团锦簇,满园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