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专业合作社:引领农民实现低成本扩张

日期: 2007-12-19 14:44 作者: 马建敏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字体: 打印本页

  永年县广府镇当头村农民刘五生,这阵子总喜欢到永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转。同是西红柿、彩椒,由于合作社种的是以色列优质品种,又有自己的商标,售价比他种的品种高出了10%。他在心里算了一笔账,用大棚入股,一个大棚一年就能多赚三四千元,而且合作社在种子、化肥、农药上还有优惠,卖菜也不用自己操心,有了利润还可以分红。他很后悔自己没有第一批报名加入合作社。

  让刘五生动心的永建蔬菜专业合作社,是当头村第一家专业合作社,由10个农民和一家公司组成。合作社股金98万元,有近一半是农民实物入股。

  合作社负责人张占民是个在市场上打拼多年的农民。他告诉记者,从2001年开始,他就和父亲一起种植无公害蔬菜,后来成立了一家以蔬菜加工销售为主的公司,并取得了自己的商标,通过了国家无公害认证。公司发展过程中,缺少资金、收购品种不统一、质量难控制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公司发展。

  今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张占民通过认真研究,认为成立专业合作社比经营公司更有利。他说,专业合作社不但可以促进蔬菜种植销售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而且还可以扩大蔬菜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合作社还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业机械的租赁、农产品的贮藏和销售以及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农民也可以通过专业合作社集聚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更关键的是,专业合作社具有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明晰的产权制度,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社员可以自己决定成员的出资额、出资方式,比公司具有更灵活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和各种政策优惠,经营范围更广泛、入市门槛更低。于是,他毫不迟疑地以公司名义入股加入了合作社。

  从普通菜农摇身变成蔬菜专业合作社股东的张东海,是最先尝到入社甜头的农民之一。他说,过去种菜卖菜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品种单一数量少,没有自己的品牌,既要操心市场销售,又要操心品种质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低。现在入了社,蔬菜种植销售“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供应种肥、统一收购销售、统一商标品牌……”,个人操心的事少了,风险小了,可赚的钱却多了。

  如今,河北省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认识到了加入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农民总结出的“生产在家,服务在社”,“民办、民管、民受益”,形象地说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有专家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很好地解决家庭经营与市场经济的衔接问题,有效地解决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难题,是对农村经营体制的丰富、发展、完善和创新,也是农民实现低成本扩张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