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艾知识 】
【 健康常识 】
【 其他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和菌群分布特点
发布时间:2009-04-24    来源:医学空间     作者:
<TABLE cellSpacing='6'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P>  4月23日消息,中国研究者了解了柏林HIV-1感染者或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菌群分布特点,及其与CD4^+细胞数、病毒载量的关系。研究者将2000年5月至2001年4月在德国柏林Vivantes Auguste–Viktoria医院收治的269例患者,于入院当天采用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细胞数和RTPCR检测血浆HIV-1病毒载量。机会性感染以出院诊断为准,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结果发现84例出现过机会性感染,48例次为二重或多重感染。机会性感染者外周血CD4^+细胞数明显低于无机会性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平均病毒载量则明显高于后者(P〈0.01)。在病原学方面,以念珠菌、CMV、单纯疱疹病毒或带状疱疹病毒、卡氏肺孢子菌、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和弓形虫为主。主要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血液和消化系统。分离卅致病菌30余种,共193株,主要为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念珠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大肠埃希菌。获得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株和多重耐药流感嗜血杆菌1株。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本组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较高。致病菌株分布广泛,二重和多重菌株感染较为普遍,但未出现严重的多重耐药株。</P></TD></TR></TBODY></TABLE>
 
    【打印文档】  
 
< 关闭 >
红丝带家园
携手红丝带   更多 >>
希望之窗   更多 >>
心灵家园   更多 >>
志愿者家园   更多 >>
  友情链接  
title1.gif 无标题.bmp 无标题.bmp xazx_logo.gif 无标题.bmp 无标题.bmp im_28.jpg
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
承办:农业部信息中心
协办:各省(区、市)农业信息中心
Email:yinpengfei@agr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