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食柑桔的节令了。桔子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果肉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除少量蛋白质,脂肪外,更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柠檬酸以及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但如果吃得过多,可能会引起“桔黄病”。
最近,朋友带来一位刚从桔乡来的男孩到医院找我看病。听朋友介绍说:“这孩子今年读初中,身体一向良好,近来不发热,饮食睡眠正常,但见他手掌,皮肤逐渐变黄,面部及鼻子周围皮肤黄得很明显,会不会得肝炎,要求到医院检查,化验一下,看看肝功能是否正常。”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得知这病儿家承包了五亩多柑桔树,今年桔子丰收,前几天放假回家,孩子特别爱吃桔子,甚至把桔子当饭吃。通过体检检查,发现手掌及鼻腔周围皮肤明显呈橙黄色,但巩膜并无黄染,肝脾无肿大或压痛,神经系统无病理性体征。由此可见,黄疸型肝炎的诊断不能成立,应考虑“桔黄病”。嘱其注意休息,多喝水,最近不要再吃桔子,门诊观察7天。第二天,肝功结果正常。经过20多天,黄染逐渐消退,一切恢复正常。
由于桔子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如果一次吃过量或近期摄入过多,肝脏不能完全分解,血液中胡萝卜素浓度过高,会沉积于皮肤角层,引起皮肤黄染,尤其在手掌和鼻腔周围边缘的皮肤黄染更加明显,但巩膜不黄,大小便正常,肝脾无肿大或压痛,检查尿三胆阴性,血清肝红素,肝功能和精氨酶以及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均正常,这与急性黄疸性肝炎截然不同。由于“桔黄病”表现为皮肤黄染,所以家属会非常紧张。笔者在乡下就曾碰到过多例因“桔黄病”误以肝炎论治的病例,枉费了钱财。其实,“桔黄病”不需特殊治疗,只要多饮水,限制进食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柑桔、西红柿、黄花菜等,经过一个月左右,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吃桔子引发的“桔黄病”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是进食柑桔应当节制,一天吃柑桔不要超过三个为好,以免因摄入过量过多而引发“桔黄病”。
来源:大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