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上午,苍梧县大坡镇交村新希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黄烂新,把采摘好的砂糖橘过秤装车,并加贴注册果园、包装厂、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等标志,准备拉往凭祥出口到东盟。“我们合作社种植砂糖橘3323亩,10月份进行注册登记申请,经检验检疫部门进行农药残留等检验合格,12月17日获得出口‘身份证’,现已有300多吨出口到越南。”
“价钱如何?”记者问。“每公斤在2元以上,比没有进行注册登记的稍高一点。”黄烂新边劳作边与记者聊。
像黄烂新一样,梧州市苍梧、藤县、岑溪等县(市、区)的果农也正在忙着出口砂糖橘。梧州市共有9家果蔬专业合作社所属的2.5万亩砂糖橘获得了出口“身份证”,日出口东盟300吨。
从去年11月1日开始,输往东盟等地的水果果园、包装厂被国家质检总局纳入了检验检疫注册登记管理范围,包装箱上要标注应有的信息。来自非注册果园和包装厂的水果,则不能进行出口报检。
“创建出口水果果园,依托东盟市场扩大销售,是梧州砂糖橘销售的重要渠道。”梧州市农业局副局长莫炯升说。梧州市以相对集中的村、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单位创建出口水果果园,多次召开水果出口注册登记工作培训班、现场会。农业、检验检疫部门派出精兵强将蹲点培训农民、发放资料等,确保产地溯源工作依法有序进行。梧州市对申请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零收费指导,对获得出口水果果园登记证的给予1万元的奖励,调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积极性。目前,梧州市共有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出口水果果园注册登记资格,覆盖苍梧、藤县、岑溪等县(市、区)的2.5万亩砂糖橘,已发出出口供货证明150份,日出口东盟300吨。莫炯升说:“梧州市出口到东盟国家的砂糖橘现已超3000吨,年底前将超1万吨,产值达3000万元。”(广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