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研究

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日期:2019-08-31 07:11 作者:闵庆文 曹幸穗 来源:《中国投资》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乡村振兴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

  城乡差距扩大、乡村衰落是当今中国快速发展中的现实境遇。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城市膨胀同时出现了农村的衰落。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其中一部分人口向城镇流动,这一过程的直接显现就是农村资源或要素的“过度”流出,弱化了农业与农村发展所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聚集力,主要表现为农村居住人口过度减少而导致所谓“空心化”现象,同时伴以居住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现象,以及农村产业发展缓慢、传统乡村文化消失、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和乡村人才流失等。

  其实不仅在中国,世界各地也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据研究,大多数国家都在不断推进城市扩张,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但与之相应的则是乡村发展活力的不断降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概莫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衰落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乡村振兴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

  以我们的近邻日本为例。20世纪6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许多农村出现了衰落,主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高龄化与兼业化现象严重、村落数量不断减少、农村经济几近停滞、农业后继者匮乏,土地抛荒、半抛荒现象较为普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日本开展了农村振兴运动,并在70年代末又发起了造村运动,旨在以振兴产业为手段,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振兴逐渐衰落的农村。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与时间表。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路径给出明确指示,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

  农业文化遗产富含乡村振兴的多种资源

  中国5000年以上的游牧和农耕历史中衍生出灿烂的农业文明,这些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农业文化遗产,对当地的百姓生计、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中国成为这项事业的最早响应者、成功实践者、重要推动者和主要贡献者.

  这里所说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以活态性、系统性、多功能性为主要特征的新的遗产类型,是劳动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的生物、技术、文化“基因”,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品种单一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并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容易发生大范围的突发性病虫害或其他生物灾害;不能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差异化供应,出现“万国一色,千种一味”的市场格局;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功能特色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发掘农业文化遗产,将有助于坚持农业育种的多元化方向、克服过度追求产量导向的单一化育种倾向;有助于坚持良种选育的优质化、特色化、地方化目标,重视传统优质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推广利用,形成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优势;有助于进一步发掘并利用好地理标志品种资源和农业良种资源。

  以化肥农药施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造成土壤劣化、环境污染、肥力下降的弊端,也促进了当前世界范围内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热潮。传统农业可以称为无污染农业,零排放农业,因为它的生产过程和产后加工利用,都没有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做到了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绿色利用。我国传统农业中的桑基鱼塘、稻鱼共生、农林复合、农牧结合等等,都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成功范例。

  可持续的农业绿色发展已在国际范围内取得广泛共识。在农业结构调整的“提质增绿”方面,可以借鉴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我国历史上选育了大批作物优良品种,在当前的“稳量提质”结构调整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栽培技术取向上,坚持绿色环保的技术措施,恢复“绿肥养田,厩肥养稼”的农业技术,可以使田园增绿,品种增优;采用传统农业的生物防治技术,发展中医农业,可以有效避免化学合成肥料和生物激素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倡导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种植方式,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农业产品的优质安全,可以促进绿色农业、绿色产品、绿色乡村的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民俗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耕文化传承、农村社会和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农耕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凝聚炎黄子孙团结奋进的重要文化源泉。历经千百年而不衰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农业文化遗产地将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

  自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农业部的统一领导下,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支持下,中国不仅以1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数量位居各国之首,而且在探索遗产保护、经济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农业部发布的4批91项、涉及104个县区市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地方的一些显著特点。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落后。在104个县区市中,有40多个属于国家重点贫困县,是实施精准脱贫的重点地区。即使像浙江青田这样的东部地方,也因“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相对滞后。

  二是生态系统脆弱、生物资源丰富。所认定的农业文化遗产地中,绝大多数位于高原、山区、洼地、旱地、水源保护地等,生态系统脆弱但服务功能重要,属于重要生态功能区。同时,这些地方不仅保留了青田田鱼、梯田紫米、从江香禾、兴化龙香芋等独特的地方农业物种资源,也是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地区。

  三是传统知识丰厚、技术体系完善。由于受到现代技术的影响相对较小,许多农业文化遗产地依然保留着农业生产、资源管理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不仅有桑基鱼塘、稻田养鱼、农林复合这些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有木刻分水、坎儿井这样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

  四是文化资源富集、乡村景观优美。“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在农业文化遗产地表现尤为显著,那里不仅有青田鱼灯舞、从江侗族大歌、哈尼四季生产调等一大批国家甚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田鱼干炒粉干、九层糕等地域特色明显的饮食文化,还有森林-村落-梯田-水系组成的完美稻作梯田系统以及垛田、古香榧群、古桑树群、古枣园等乡村景观。

  五是人口数量较多、人才资源短缺。人多地少、人才缺乏、劳动力资源富集是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一大特色,提高有序推进城镇化、实施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力素质是乡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农业文化遗产地应当针对上述特点,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与“后发”优势,实现“五个振兴”。

  产业振兴方面应当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掘遗产地的生物、生态、文化与景观资源优势,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发挥优势,形成既有市场竞争力又能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敖汉旗紧紧抓住“全球环境500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两个金字招牌,做大做强小米产业,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人才振兴方面应当在重视引进外来优秀人才的同时,更加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与利用,注重吸引知识青年回归故土,注重劳动者能力的提高。青田县归国华侨金岳品、敖汉旗返乡创业的刘海庆、红河县带领村民致富的郭武六都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文化振兴方面,应当本着扬弃的态度,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乡村社会更加互助发展,乡邻和睦,乡风文明。同时,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促进多功能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同步发展。

  生态振兴方面,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功能,治理美化乡村生活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系统保护、资源持续利用贯穿于农业绿色发展之中。真正使乡村成为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组织振兴方面,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社会治理的积极因素,坚持法治、德治、村民自治相结合的治理结构,利用行之有效的乡规民约,构建新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在农业文化遗产地,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社会和谐、乡村生态健康有着特别的意义,而且通过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态保育与文化传承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可以为世界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贡献出中国方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