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8
11月8日,2015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之“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分论坛在福州召开,从论坛上了解到,农业部正以“互联网+”为抓手,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紧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必须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制度标准建设,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本次论坛聚焦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跨界融合思路,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模式,旨在从技术创新层面出发,共谋“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和新模式,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现代信息技术支撑手段。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广德福、国家信息中心原首席工程师宁家骏、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陈金发,以及中软国际政府行业副总裁马明、浙江天演维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新立、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旭华等政府主管领导和业界知名专家,就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设思想、全国种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探索与实践、大数据助力“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的理念与实践、物联技术在农产品安全溯源中的应用等几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全面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的不同解决方案,展示了相关的成功案例,为“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探索了路径。
据悉,本论坛由农业部信息中心主办,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天演维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红旗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20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的研讨与交流。
论坛现场
现场一角
精彩的演讲吸引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