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先进性教育活动参阅材料 第16期

日期:2005-03-14 来源:农业部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 作者:


  编者按:部党组近期作出安排,由部领导亲自带头,深入粮食生产联系点,进村入户,了解民情、农情,进一步抓好中央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帮助解决当前基层和农民的实际困难,推动当前农业生产。3月2日至5日,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同志带领的先进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小组赴江苏省调研。此次调研活动内容丰富,全面深入,很有实效。现将调研报告予以刊发。

先进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情况报告

赴江苏省主题实践活动小组

  根据部党组的安排和要求,3月2日至5日,我们先进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小组在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同志的带领下,赴江苏省对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当前基层和农民存在实际困难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我们一下飞机,不顾大风降温天气,直奔春耕备耕第一线。在省农林厅和所到县市农业部门有关人员的协助下,深入粮食主产区兴化市和常州市武进区的3个乡镇4个行政村。通过几天实地了解情况,深入田间地头,随机进村入户和集中座谈等方式,先后与50多位农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了解了民情、农情。调研期间,我们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宣传中央1号文件精神,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依靠科技,用好政策,调整结构,多种经营,勤劳致富奔小康,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一、了解到的基本情况

  (一)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情况

  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学习原文,领会精神,明确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意见。武进区把落实文件精神作为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来抓,一是广泛组织宣传学习,二是梳理相应配套政策,三是及时落实财政专项资金。兴化市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央1号文件作为破解“三农”难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体现,成立1号文件学习宣讲小组,深入乡镇、村组反复宣传,利用广播、电视开辟宣传栏,组织专门人员编印宣传提纲,发到每家农户,把党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的传达到千家万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

  为加大支持农业生产的政策力度,今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把2004年的“一降三补”调整为“一免三补”,并加大补贴力度。一是全部免除农业税,全省共免农业税32亿多元,省财政拿出23亿元,对经济薄弱地区实行农业税转移支付。二是扩大粮食直补规模,按照去年对种植水稻的农户每亩补贴20元的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将粮食直补资金由去年粮食风险基金的40%增加到50%,使省级直补资金由5.1亿元增加到6.2亿元。三是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在实施好国家优质小麦良种项目的同时,安排5000万元在苏北五市实施500万亩中强筋小麦良种补贴,同时把水稻良种补贴资金由去年的5000万元增加到8000万元。四是扩大农机补贴规模,将补贴额由去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3500万元。

  (二)春耕备耕情况

  春节后,江苏省即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农林工作会议,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召开春耕备耕电话会议等形式,对春耕备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根据部署,分别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武进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结合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立足思想早发动,工作早安排,责任早落实,在抓好夏熟作物田间管理的同时,抓紧抓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全区预计水稻种植面积3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4.8亿斤。兴化市的春耕备耕工作在布局和重点项目早规划、早落实的基础上,对各种农用生产物资准备充分,组织供应到户。特别是在提高春耕备耕的科技含量上下功夫,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农业科技宣传和技术示范,努力加大轻型高效栽培、优质安全高效立体种养、肥药高效施用等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市秋熟作物种植面积预计在190万亩左右。

  (三)夏熟生产情况总体较好

  一是农户种粮积极性继续高涨,夏粮面积进一步回升。去年秋播时,全省安排了5000万元在苏北5市实施中强筋小麦良种补贴,加上市场行情持续看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夏粮面积逐步回升。二是农产品优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推广面积达2181万亩,比上年增加384万亩。三是夏粮夏油长势基本正常。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次主题实践活动,我们掌握了一手资料,学到了许多东西,很受启发和教育。同时,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乡村座谈会,与农民群众亲切交谈,并与省市农业工作人员及基层干部交换意见,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农业增效难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农业作为一项弱势产业,受自然和市场两大因素的影响较大,有时丰产并不一定丰收。例如,去年江苏省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涨幅高达30%,冲抵了农业的增产效益。加之,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薄弱,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如果没有对农业更大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农业增效问题很难实现。

  二是农民持续增收难。2004年,由于政策好,市场活,人努力,天帮忙,江苏全省农业取得全面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但从实际情况看,制约农民增收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某种程度上农民的收入仍是恢复性增长。诸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不够快,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比重还不够高,农民自主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农民来自财产性的收入还不够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尚未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三是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水平和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要求。据我们所到的武进、兴化两地反映,都存在类似问题。农技服务体系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多年来,农技队伍一直没有新生力量的充实,农技人员缺少知识更新培训,素质参差不齐。农技推广手段落后,设备陈旧,经费短缺,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不能满足农民对农技服务的需要。

  四是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严峻。长期以来一家一户分散的家庭承包制经营方式,加之前几年农业种植效益偏低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田过分依赖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使耕地质量日渐下降,已严重影响耕地的产出能力。

  五是农村基层组织运转难。农村税费改革实施后,乡村两级收入大幅度减少,就以我们所到的兴化市来讲,有一半以上的乡镇收不抵支,庞大的教育经费支出已成为困扰乡镇财政的主要因素。绝大部分村由于建闸、修路带来的债务较多,村级集体经济入不敷出,运转困难。

  三、意见和建议

  一是关于政策方面的建议。在与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交谈过程中,群众最怕、干部最担心的就是政策的稳定性问题。武进区奔牛镇东桥村支书任期已35年,他深有感触地说,希望政策稳定,不要摇摆,我们才能踏踏实实地领着大伙干。另外,建议中央制定政策要多听听基层和群众的意见,政策要有可操作性,一项政策覆盖全国,针对性必然不强,应该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

  二是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江苏是全国水稻生产第二大省,希望给予水稻直补政策,落实补贴资金。建议按照粮食生产规模测算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数额,并适当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项目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增加对种粮大户的资金扶持。

  三是重视加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上连科研院所,下接广大农户,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水平起着重大的作用。建议在安排项目,落实科普、服务资金上予以考虑,从而提高农技推广部门服务“三农”的能力。

  四、感受和体会

  通过走访我们感到:由于去年粮食价格较高,惠及农民的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加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呈高涨之势。农民普遍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注重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购买使用大型农机具的热情居高不下。目前,春耕备耕工作紧张有序,总体势头较好。但同时也感到中央扶持农业的政策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对中央在农村实行的一系列政策能否长期稳定存在担心。因此,要使党在农村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还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路上,我们每到一地,都要宣传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对县乡干部的工作给予肯定,并仔细询问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有什么困难,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和要求等。

  通过深入农村,贴近农民,我们感到农业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非常及时,很有必要。作为农业部的共产党员,就是要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把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体现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心系农民,服务农业,怀着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厚感情,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做好“三农”工作是对一名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实实在在的要求,也是我们农业战线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