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览会开幕还有 0

媒体精选

[中国搜索]农业信息化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日期:2014-10-30 16:51   来源:中国搜索   作者:陈海东 王红

  中国搜索讯 10月25日-28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山东青岛举行。

  与往届农交会明显不同的是,本届农交会展示了科学技术、最新装备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最新成果,尤其是以农业物联网、农业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更是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参展商敏锐的目光,以期捕捉到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商机。

  无人机、遥感技术、大数据……这些原来在实验室,应用在工业领域的最新的信息化技术,也走向了田间地头、百姓人家;这些高科技产品,原来老百姓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科技成果,也走近了百姓身边,开始广泛应用在农业中,让人感到不再神秘。

  “信息化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牵引和驱动作用,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对于信息化在农业领域的重要作用是如此评价。

  农业物联网应用 农民在屏幕里监控农田

  “登录我们网站就能了解我们的有机茶在各阶段的监测、抽查情况,茶的质量有保障、可追溯。”广西昭平县故乡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铭殷说。“只要打开我们的应用平台,就可以像开心农场那样在屏幕里进行农场管理,每一片农田的湿度、温度等各方面的数据都可以清晰看到。”浙江智慧农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专题展上,各类物联网应用成果多种多样: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左岸芯慧)发展农业物联网,北京信城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搭建从田间到餐桌的“放心菜”追溯系统……“江浙一带的铁皮石斛种植大户给我们的反馈说,应用农业物联网能实时调控作物生长环境,亩均能增效20%左右。”左岸芯慧销售经理吴昊说。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说,今年6月份,我国共筛选出310项农业物联网成果。在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方面,应用于大田种植、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畜禽水产养殖作业,有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科学化管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针对农业物联网工作的推进情况,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农业部在天津、上海、安徽率先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支持三省市根据各自经济、社会及农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分别以设施农业、奶牛养殖与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和农业电子商务推进,大田粮食作物生产监测为重点领域开展试验示范,探索农业物联网可看、可用、可持续的推广应用模式,逐步构建农业物联网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标准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分区分阶段推广应用。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

  农业云计算与大数据 创新政府服务新模式

  “原来的时候,种什么、卖什么都是自主决定,而现如今,物联网等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给我们大量的信息,加上政府政策的调控和监测预警,我们的年计划变得越来越科学,增收初见成效。”一位来自青岛李沧区的农场主对记者说。

  据悉,国家农业电子政务支撑平台、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已经初步建成,40余条部省协同信息采集渠道先后开通,一大批农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陆续上线运行,初步形成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业务协同的农业信息资源采集体系和监测预警体系,农业行政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10月26日,2014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之农业云计算与大数据分论坛上,山东农业大学校长温孚江,与会专家表示,农业云计算与大数据的集成和未来的挖掘应用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农业发展中,大数据不仅可以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环节,而且能够帮助农业实现跨行业、跨专业、跨业务的发展。农业云计算与大数据可以为农民的农村生产和生活提供方便,而且可以为生产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通过这种“大数据驱动”的农业,必使得农民的生产活动变得更有效率、更开放、更精细。同时,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也能够帮助政府有效监控各种农业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农业生产中的偏差和失误。

  电子商务促进农户对接大市场

  “扫一扫,便可关注我们的微信号,享受我们推送的农业资讯。”“扫一扫,就可以查阅商品信息,购买还可享优惠。”在农信通等APP中也都包含电商版块。在本届农交会上,到处可见二维码的踪影。电子商务已经逐步成为信息和商品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双向流通的重要工具,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

  近年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已逾3000家,农产品网上交易量增长快速,以阿里巴巴平台为例,农产品销售额从2010年13亿迅速发展到2012年的198亿再到2013年前五个月的150亿,年均增长超过200%。

  专家普遍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传统农产品营销注入了现代元素,在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促进产销衔接和公平交易、增加农民收入、倒逼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国将积极筹备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经营信息化。主要包括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支持优势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探索经营模式升级与配套信息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合作联社)与市场的高效对接、各种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与技术的应用、地头农产品交易价格等第一手信息采集系统研发与示范、农业经营大数据中心平台的构建等核心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的信息化改造,加快新型流通业态发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效益,提高农业竞争力。

  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制高点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指出,信息化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牵引和驱动作用,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

  陈晓华指出,到2020年,农业信息化工作要努力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取得突破,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公共服务惠及农村农民,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农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