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汝南脱贫摘帽不卸甲 重整行装再出发

日期:2019-07-15 09:00 作者:杨晓东 通讯员 付忠于 来源:河南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汝河之南,千年古县。文化厚重,历史久远。淮西大地,乐山东端。翠绿沃野,万顷良田。宿鸭湿地,碧波漪涟。城南园区,百企扬帆。今非昔比,汝南巨变……

  小暑临近,红花绽放,绿叶葱茏。沿着汝南城郊的北汝河走过,河水清澈,鱼翔浅底。两岸银杏排列整齐,郁郁葱葱。汝南,这座千年古县、梁祝之乡,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出自己的勃勃生机。

  今年5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全省又有3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汝南县作为省定贫困县名列其中,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从2014年建档立卡伊始,汝南县奋力擂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催战鼓,吹响了向脱贫摘帽宣战的集结号。经过全县干部群众近5年来勠力攻坚、披荆斩棘,截至目前,汝南县由建档立卡时的贫困人口22576户78189人,脱贫19333户71256人,未脱贫3243户693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1%,全县10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通过帮扶全部出列。

  历史,往往因为一些关键时刻而璀璨闪耀。哲人曾说,回望历史,不只是采摘耀眼的花朵,更是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向时代、向历史、向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回望脱贫之初,压力前所未有、挑战史无前例;回想攻坚之时,党群干群同心、干劲空前高涨;回顾摘帽之后,成绩可圈可点、经验可学可用。近5年来,汝南实现了怎样的淬火熔冶、百炼成钢?近2000个日日夜夜,汝南抒写了怎样的脱贫史诗、历史荣光?

  ——党建引领更加有力。把抓党建促脱贫贯穿始终,构建了“党委主责、常委主抓、三级联动、集中行动”的工作格局。扎实开展村级党组织达标升级活动,2016年以来,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重建村室141个,改建村室136个。巩固了基层阵地;县委书记带头遍访所有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走访所有贫困户,村支部书记走访所有农户。

  开展树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四面红旗”创“标兵村”活动,2018年评出“红旗村”127个,标兵村5个,2019年评出“红旗村”120个,标兵村11个,呈现出“群星闪闪耀天中”的喜人景象;其中老君庙镇小方村和罗店镇邢桥村蝉联“四面红旗”标兵村,成为全县“标兵”中的“标兵”。小方村72岁的老党员苗振宇说:“俺村有黄连铺组,那是因为过去日子比黄连还苦,现在小方村群众收入有保障,活动有广场,住的比城里小区还漂亮,今天的好生活,都是党的领导好!”

  ——干部作风更加扎实。在脱贫攻坚中,全县干部群众树牢“一盘棋”思想,讲政治、讲大局、讲风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的干事氛围。召开万人誓师大会,向贫困发起总攻;全县分成5大片区,四个班子一把手和县委副书记分别任5个片区指挥长,11个专项工作组专班推进,县委常委分包12个深度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每周“五天四夜”驻村帮扶,5700多名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开展常态化帮扶;下派268名第一书记,实现了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全覆盖;组建102个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306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作风建设成为脱贫攻坚的强大“中气”、最大“底气”。

  汝南县先后涌现出了敢于担当作为的罗店镇党委书记王中伟,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的县扶贫办主任郭海亮,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水利干部刘胜,接力扶贫的纪检干部侯宏力、陈训兵,脱贫攻坚优秀村级责任组长张卫东、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王涛、优秀党支部书记邓保华、优秀驻村工作队长刘冬庆、优秀驻村工作队员杨菊梅、优秀帮扶责任人胡鹏、优秀扶贫专干王利宾、优秀督查巡查员刘勇、优秀村级专职信息管理员巨红涛、优秀业务骨干刘通、社会扶贫优秀个人马耐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唱响了气壮山河的脱贫赞歌,锤炼了“拼搏进取、苦干实干、忠诚为民、奋勇争先”的脱贫精神,为汝南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群众致富干劲更足。建立对率先脱贫群众的正向激励机制,采取劳务补助、生产奖补、以工代赈等形式提高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在全县102个贫困村和部分非贫困村设立“荣誉墙”,注重选树典型,评选脱贫致富标兵、帮扶先进个人等各类先进典型1100多人,营造了“崇尚劳动、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

  东官庄镇宋屯村贫困户邓志强,全家4口有3人残疾,在镇村干部帮扶下,通过流转土地种花木,去年收入十几万,一举甩掉贫困帽子;三门闸街道大新庄村贫困户肖春红,丈夫李海燕通过参加县里培训班学到电焊技术,外出打工月薪8000多元,她在干部帮助下当上协管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全家顺利脱贫,她作为脱贫致富标兵在全县大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脱贫致富经验。她说:“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不等不靠,就一定能脱贫致富!”

  ——产业发展势头更猛。围绕“林果、花木、蔬菜、生猪、水产、农机”六大优势产业,推动“2+N”产业扶贫政策落实,打造10万亩花木种植产业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稳定受益。投资2.6亿元在贫困村建设100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并网发电,受益贫困户5095户;投资近4000万元在贫困村建设扶贫车间78个,受益贫困户3485人,所有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投资4500万元为165个非贫困村建设日光温棚村集体经济项目,非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4万元以上,消灭了集体经济空白村;实施“巧媳妇就业工程”,通过“中心工厂+村卫星工厂”的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1050人。

  这些措施,让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全县农民住上了安全房、吃上了达标水、用上了动力电、连上了互联网、走上了致富路,每个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了两项以上富民产业“全覆盖”。留盆、板店、张楼、南余店、罗店等通过建立扶贫车间,实行来料加工,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许多群众都说:“家门口打工真好,兼顾全家老小;技术培训一人,全家都能脱贫!”

  ——民生改善更加坚实。强化健康扶贫,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为贫困群众报销医疗费用1.8亿元。强化教育扶贫,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各类教育资助金5745.2万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92679人次。强化住房保障,2014年以来累计发放危改补助资金1.52亿元,改造危房14165户,实施贫困户家庭“六改一增”5057户,拆除村庄存量危房3682户,全县实现了“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目标。强化饮水安全,2014年以来累计投资1.547亿元建设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贫困户家庭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100%。强化助残扶贫,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900万元,上门为2824名残疾人鉴定办理残疾证;实行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脱贫,投资3577万元建设16个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安置420名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强化民政扶贫,2014年以来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28365万元、特困供养人员资金9429万元、临时救助金5900多万元;实行贫困特困人员集中供养脱贫,全县投入3000多万元提升改造20所农村敬老院,集中安置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入住。

  三门闸街道老房庄村朱玉清老人,儿子残疾,她在2011年因脑溢血后遗症行动不便,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入住到托养中心后,丈夫蔡有功护理她们母子俩,一家三口生活很好。每每提起现在的生活,老人总是泪流满面,情不自禁唱起《社会主义好》。罗店镇施庄村农民刘俊梅,丈夫突发脑溢血后一度悲观失望,在镇村干部帮扶下住进了托养中心,亲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后,激动地向干部写下感谢信,并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我就是觉得现在的党员干部好,我也想像他们那样,为社会做点事……”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2014年以来累计实施扶贫项目1276个,受益贫困群众8万余人。基础建设方面,2014年以来,全县“贫困村村村通动力电工程”累计投资1.02亿元;交通扶贫累计投入资金14亿元,新建农村道路2249公里,高标准培护农村道路路肩1026公里。建设村级综合文化中心262个,完成276个村“村村通广播”建设。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建立覆盖全县267个行政村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改造农户厕所2.4万户,建设乡村公厕321座,全面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

  今年3月18日,交通运输部主要负责同志到汝南实地调研时,对汝南积极开展交通扶贫、建设“四好农村路”等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去年10月19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之农村垃圾治理和公厕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汝南召开,推广了汝南的典型经验。去年12月26日,驻马店市又专门在汝南召开现场会,市县领导在现场观摩后,对汝南农村环境整治、产业扶贫、重症残疾人托养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汝南的脱贫攻坚工作,积累了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经过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洗礼,磨砺出汝南县干部群众精诚团结、百折不挠,持之以恒、人定胜天的品性,坚定了汝南走向再度辉煌的决心和信心。

  要让汝南再度辉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崭新姿态走向未来

  “这五年,汝南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仅交出了一份精准脱贫的答卷,也深刻改变了汝南县城乡面貌。”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汝南县委书记彭宾昌说,“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虽已脱贫摘帽,但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并不意味着脱贫攻坚工作已经结束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松松气、歇歇脚了。实现摘帽绝不是终点,而是新时代的新起点,我们要以‘让汝南再度辉煌’为目标,重整行装再出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入党初心不忘:在省政府宣布汝南县脱贫摘帽后,县委县政府于5月中旬组织两期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分别由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汝南县委书记彭宾昌,县长刘军民带队,专程来到大别山干部学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彭宾昌说:“我们来到革命老区接受传统教育,就是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重整行装再出发,在让汝南再度辉煌的征程中承担责任,拼搏奋斗。”

  拼搏之劲不减: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发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奋力实现汝南高质量跨越发展。

  攻坚之甲不卸:按照“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所有帮扶队伍不撤,人员不散,政策不变,建立防返贫三级预警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自6月中旬组织干部对建档立卡脱贫村及脱贫户“回头看”,聚焦关键抓整改,聚焦质量抓统筹,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以贯之抓落实。

  为民之心不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协调发展,在全面完成省定市定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全力办好县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县脱贫攻坚再出发动员大会上,彭宾昌动情地说:“这次我们表彰了先进,既把大家为脱贫攻坚作出的贡献载入了史册,同时也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托付给大家。现在距离完成全面脱贫的任务还有540多天,我们要以脱贫摘帽为新起点,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会议之后,汝南县集中20天开展了精准管理等6个专项提升行动;汝南县县长刘军民表示,下一步,要在高质量完成减贫任务、发展扶贫产业、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巩固脱贫成果、统筹非贫困村等方面狠下功夫,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细微涓滴,映照千顷澄碧;百折不挠间,汇聚无穷磅礴动能,让汝南这座千年古县,展露新颜,换了人间。

  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回望历史,是拥抱未来的最好姿态。后脱贫时代,汝南将发展的眼光再一次投向未来

  要让城市更美丽古城名寺水生态大美汝南入画来

  7月2日,行走在汝南县汝河北路上,伴随着大型机械作业的轰鸣声,古城汝南、江北水城、悬瓠倒影的美好画卷,渐渐展现在记者眼前。

  汝南县城,三面环水,古因汝水环抱,形如垂瓠,故称“瓠城”,素有江北水城之美誉。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河流、水系被阻断,水流不通;水系生态补源、水生态保护、水污染防治问题突出;水系治理单一化、碎片化,缺少完整性和系统性等问题。

  水,曾经是汝南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水,现在成为汝南城市建设跨越的跳板。

  把河流打通,将“死”水变活,依水而治,依水而建,强力推进汝南县城市建设高质量跨越发展。重塑悬瓠倒影、再造江北水城,是让汝南再度辉煌的措施之一。

  为此,汝南对北汝河、新汝河、南护城河、梁河、祝河和市民文化公园、滨河体育公园、龙亭公园、西湖公园、东湖公园、南海禅寺湿地公园和天中山文化园等“五河七公园”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实现全城水系连通、生态治理、景观打造。按照“一河一景、一段一文”、传承历史文脉、分段打造滨水景观,形成“水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的滨水休闲空间。

  在古城建设上,汝南坚持走“双修”之路,把城市“双修”作为提升城市发展形象、改善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

  实施“四街五巷三门”古城修复计划、开展老城区雨污分流生态修复项目,打通“断头路”、修补坑洼路,加强城区燃气管网建设,增开城市公交线路,新建城市停车场……

  行走在古塔路、南海大道等四条古街上,迎面飘扬的都是五星红旗,房屋都更换了古式瓦片,米黄色的墙面搭配铝合金推拉窗,既有古色古香,又添加了现代元素。

  “高标准的城市规划和一系列的‘双修’工作计划,梳理出了汝南发展的空间布局,引领和带动汝南的‘城市双修’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轨道。”刘军民表示,“双修”激活一江春水,不仅收获了包括政府、企业、老百姓在内的广泛支持,而且提升了城市的古韵,将有助于汝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

  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画将来。古城、名寺、水生态。不日,江北水城、悬瓠倒影,船游汝南不下船、水拥千年古县、绿满大美汝南将可期可待。

  要让环境更美好守护好一湖清水打造亮丽生态名片

  “百里长堤锁洪水,万只野鸭戏游鱼”是对位于汝南县宿鸭湖水库人鸟和谐共享生态壮美画卷的真实写照。而当下,走到宿鸭湖,记者看到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画面。

  7月2日,汝南县罗店镇尤庄村东侧,机声隆隆,激战正酣,上百台大型机械正在施工,技术人员戴着安全帽在现场指挥。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尤庄试验段工程正在进行,一条宽约300米、长达17公里的水带正在开挖。

  宿鸭湖水库是亚洲库容面积最大、堤坝最长的人工平原水库,建成于1958年,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农业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担负着为淮河干流错峰调度的重任。曾因“水清、林密、鱼儿跳,稻香、蟹肥、大雁鸣”被誉为“中原明珠”“人造洞庭”。

  但是,修建60多年来,由于大量泥沙杂物卷入,宿鸭湖水库自身遭受了严重的淤积损毁,导致水体丧失自净功能、库区生态环境变差,严重影响水库综合效益发挥。

  为提高水库防洪兴利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018年年底,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大型水库清淤试点项目、全省“四水同治”战略十大重点水利工程——宿鸭湖清淤扩容工程正式开工。

  据介绍,此次清淤扩容工程设计开挖淤泥及土方9102万立方米,其中清除淤泥3775万立方米,扩挖土方5327万立方米。

  “清淤扩容工程实施后,不仅可以恢复水库防洪功能,减轻汝南和淮河干流的防洪压力,保障8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更能有效改善区域水生态,让汝南今后的生态发展受益。”汝南县副县长陈孟君告诉记者,该工程的开工,既为汝南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是脱贫摘帽后的汝南实现再度辉煌的重要抓手。

  机遇来了,如何把握,考验着汝南。

  按照打造“一湖四园一都”的建设构想,打造宿鸭湖水上旅游景观,环湖建设10万亩生态果园,湖内湿地建设10万亩生态草原,借助清淤弃土建设宽300米、长17公里的坝上公园,在湖滨达大道和新大坝之间建设坝后公园。

  打造中国渔业特色小镇,建设“中国渔都”,最终形成以水产品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以加工仓储贸易为载体,以全国水产知名企业集聚为特色,以文旅科研、教育、康养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形成鱼经济、鱼文化、鱼生态、鱼社会的集合体。

  …………

  一个个项目规划、一个个红色箭头,一个个鲜明标识……就像一张“作战图”,激励着汝南的干部群众为了自己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奋斗。

  宿鸭湖,正以自己的蜕变,向着生态之湖、美丽之湖而阔步前行。

  汝南,正用自己的行动,守护好宿鸭湖一湖清水,保障住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要让经济更澎湃携手新能源产业绘就发展新画卷

  脱贫摘帽后,发展的任务更重了。谋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基石支撑。说起汝南的县域经济,那就绕不开“新能源”“电动车”这几个词。

  新能源电动车在汝南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什么地位?你可以到汝南县产业集聚区寻找答案。

  在汝南县产业集聚区立马电动车展示厅,一辆挂有豫QAG576的电动车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这辆车是河南立马公司完全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河南省第一辆挂牌的电动车。

  “目前,汝南县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共有电动车整车生产和配套企业61家,年整车生产能力260万辆,配套300万辆。”刘军民自豪地告诉记者。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就必须去繁就简,把力量集中在一个“拳头”上。

  为此,汝南将传统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七大支柱产业进行整合,集中精力重点培育以新能源电动车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并明确提出集聚区重点引进新能源电动车生产企业和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

  汝南还举全县之力,把资金、土地、政策、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集中起来,向产业集聚区倾斜,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不遗余力发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

  在此基础上,汝南不断深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条优势,着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和关联配套企业,加速开发生产新型电动乘用车、电动货运车、低速电动汽车、电动叉车等,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实现产品多样化,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下好政策的棋、搭好要素的台,最终都要落脚在如何念好服务的经。

  建成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产品检测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成立电动车产业协会,加快建设省级电动车检测中心,积极筹建国家级特种塑料制品标准化研究中心……在优质的营商环境下,汝南形成了年产150万辆整车、200万套零配件的生产能力,电动车产业集群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链条越来越清晰、种类越来越齐全,集聚效应更加明显,也为新能源产业下一步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未来,汝南力争在3到5年内,实现年生产电动车600万辆以上,把汝南打造成国内最大的电动车生产集散地。力争到‘十三五’末,形成300亿元的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面对未来,彭宾昌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美好憧憬。

  汝南,每天不一样。这个曾经的农业大县,正在发展的道路上华丽转身,逐渐成为新能源产业强县。

  要让乡村美如画秀美田园留乡愁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脱贫摘帽后的汝南,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百姓富,生态美,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文章功不可没。

  走进罗店镇李岗村,纵横交错的村村通水泥路上没有一片垃圾纸屑、村民前的绿化带配有整齐划一的木篱笆、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游园中徜徉的老人、水中嬉戏的鸭子,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自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汝南就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为此,汝南实施了覆盖267个村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采取“公交站点式农村生活垃圾直运模式”,构建定时发车、定点收运、自由上下、终点导向的生态闭环,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及时清扫、及时运输、及时处置”。

  截至目前,全县已整治坑塘9260个、清理河道587.9公里、清运陈年垃圾5万余吨,顺利通过全省农村垃圾治理达标验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铺设农村污水管网26万米。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与此同时,汝南还通过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厕所革命”,建成三类标准以上公厕349座,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2.4万个。

  “每天保洁员不停地打扫卫生,桶内的垃圾,垃圾车一来就清理走了,村民们也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李岗村村民李庆明说,村民因环境的变化而幸福满满。

  “脏乱差”不见了、道路整洁了、垃圾治理了,居住环境越来越宜人了……城市繁华气派、有强劲的辐射力;而农村的美丽富庶,则帮人们留住乡愁。

  目前,汝南县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突破口,以推进“厕所革命”为切入点,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生态效益已初步显现。

  汝南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既能为当代人带来金山银山,更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这正是,江北水城,钟灵毓秀;千年古县,生机盎然;秀美田园,留住乡愁;天中沃土,风光无限;梁祝之乡,声名远播;大美汝南,前程灿烂!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