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金门源,走稳脱贫攻坚每一步

日期:2019-07-04 10:16 作者: 来源:青海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夏山如碧,青苗抽穗,田间道路水渠纵横;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热火朝天,新农村雏形显现;龙头企业机器轰鸣,产销两旺……时下,金门源的山川田野间,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每一个村落,催人奋进。

  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聚力不松劲,全县干部群众上下一心,自强自立、苦干实干,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走出了一条富有金门源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2016年脱贫12个贫困村。22个非贫困村1035户贫困户3867个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2017年脱贫16个贫困村,30个非贫困村1273户贫困户4338个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2018年脱贫16个贫困村,13个非贫困村888户贫困户3059个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三年脱贫攻坚期间,门源县实现了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的目标,贫困县摘帽通过省州检查验收和省级第三方评估检查。

  一、抓好发展产业这个根本之策,精准有效地把贫困群众紧紧嵌入到产业链中,增强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

  门源县坚持以项目带动为依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培育发展产业、夯实发展基础,作为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泉口镇后沟村,是省定贫困村。这里山大沟深,即使修上了硬化路,冬天一下雪,村里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为此门源县实施了后沟村易地搬迁项目。

  搬迁项目正在建设中,村里人有望今年搬进新家,但后沟村村两委的党员干部们,还是愁眉不展,搬出去后村里人收入是个大问题!村里有养殖小区,但是没人会经营,也没有钱投入。泉口镇的干部找到了门源兴农蜂业有限公司的老板赵栋邦。“你也是后沟村出来的人,现在家乡的群众有困难,希望你来帮一把。”就在大家的劝说下,赵栋邦挑起了这个担子。

  赵栋邦说干就干,通过产业扶贫资金的投入,他成立门源县绿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每年给村里13.2万元的分红,同时给村里的47户贫困户每年10.3万元的分红。

  后沟村的村民搬出去以后,难道还要跑回来种地,来来回回辛苦不说,这几年种的地收成也并不怎么好。赵栋邦想了个办法,他可以流转村里的土地,机械化种植油菜、饲草,村里人可以外出打工增加收入,而且合作社的饲草也有了保障,这是个一举两得的事情。

  去年通过门源县绿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后沟村有了61.8万元的收入。

  2016年以来,门源县累计整合涉农资金19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85亿元,县财政每年按20%的增幅预算安排扶贫资金,助推实施各类扶贫开发项目。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323.84万元,实施了到户产业项目,通过发展种养业、投资收益等方式,累计带动贫困户2741户9881人,年人均增收1152元。

  近几年,旅游业成为门源的重要产业,不少贫困户依托旅游,走上了脱贫之路。门源县相继打造了泉口镇腰巴槽村、东川镇鱼儿山、仙米乡大庄村、珠固乡东旭村等一批乡村旅游扶贫景区景点,带动贫困户508户1780人,年户均增收2362元,辐射带动景区周边408户群众通过开设农牧家乐、家庭宾馆、土特产销售等经营方式,户均实现增收1.8万元。

  二、发展产业有龙头企业带动,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更是关键。

  总结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有的缺少劳力,有的没有技术,有的思想落后,其中很大一部分,却是什么想法也没有,等着政府和干部来安排,从“要我富”到“我要富”,涵养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是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门源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杨春旺介绍道,我们组建了“理论+文艺+扶贫”宣传轻骑兵,深入各乡村巡回宣讲党的方针政策。编印了涵盖13个方面73项惠民政策的《门源县惠民政策明白册》《脱贫攻坚政策问答口袋书》《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一本通》《乡村振兴·文明底色》等宣传册共10万余份,扶贫政策宣传单3万余份,让群众全面了解各项惠民政策措施,提振脱贫信心,增强发展愿望。

  引导群众从思想上除“穷根”,移风易俗是必走之路。门源县通过“法德大舞台”、模拟法庭、眉户戏剧团《高额彩礼》剧目等巡回演出,印发《移风易俗·从我做起》宣传手册,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树立社会新风气,同时评选表彰脱贫光荣户32户,提振了群众脱贫信心,起到了典型引领作用。

  北山乡上金巴台村的贫困户柯浩珠,2016年就脱了贫。说起柯浩珠家的贫困原因,主要还是缺资金,产业发展到户资金,帮了柯浩珠大忙。6口人3.84万元的发展资金,柯浩珠没有选择入股到企业或者合作社,而是自己买了5头奶牛,利用自家原有的畜棚,准备养殖奶牛致富。

  有了“530”贷款后,柯浩珠立马又贷了3万元贷款,买进2头牛。“以前哪里有活儿就去哪里,挣得还不多,去年我卖了4头牛,赚了4万多元呢。”说起自己亲手喂养的奶牛,柯浩珠非常满意。这两天畜棚里的牛全部上山了,他家的牛养到现在已经有了17头,柯浩珠自力更生脱贫致富,成了县上表彰的脱贫示范户。

  三、紧盯“就业”这个“造血点”,花大力气,先帮贫困家庭“扶志”,再在此基础上增强“造血”功能,从而彻底打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一步一个脚印,门源县的脱贫攻坚走得稳走得实。

  “在政府的帮助下,我参加了烹饪培训,拿到毕业证书后,我被北山乡政府聘为政府食堂的厨师,一个月有1500元的工资。我有了稳定工作,实在是太感谢党和政府了。”北山乡上金巴台村贫困户田进兰,言语中满是对党和政府的感谢。

  田进兰家有两个孩子在读大学,全家人的生活,就靠田进兰一个人来维持。她不会什么技术,平常打个零工都非常吃力。北山乡去年举办针对妇女们的烹饪培训,田进兰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和田进兰一样,去年有200多名妇女参加了北山乡的烹饪技能培训,她们中20%的妇女,在本村及周边村子红白喜宴担任厨师,长了精神,挣了票子,一个个美得很。

  门源县把就业创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金钥匙”,积极为有转移就业愿望的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信息服务、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创业培训等免费就业服务。

  三年来,门源县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4614人次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6824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924.93万元,其中通过劳务公司和劳务经纪人带动实现贫困人口就业604人,实现收入408万元。

  与此同时,从2017年起,门源县建立了财政性投资项目每100万元吸纳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机制,使近690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实现就业,通过开辟森林草原资源管护公益性岗位、乡镇及贫困村扶贫公益性岗位,1445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定就业。(责任发布:王芙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