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景谷:移民变“股民” 致富有门路

日期:2019-01-11 10:02 作者: 来源:云南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大雾散去,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松盘山移民安置点,一栋栋整齐的安居房跃然眼前,这个为水电站库区移民而统一规划建设的崭新村落生机勃勃。在移民新村毗邻的缓坡地带,由移民后扶资金支持建设的现代化标准养殖场已经投入使用,为搬迁至此的村民增收致富带来新希望。

  “全部移民农户都是养殖场的股东,肉牛产业发展成果将让移民群众持续增收。”永和村村主任程宗对这样的扶持新模式充满信心。傍晚时分,他一边给肉牛喂青饲料,一边向记者讲述村里成立景谷县犇牧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后带来的新变化。以糯扎渡水电建设移民搬迁后扶资金500万元为启动资金,作为合作社股份,永和村全村592户移民人口全部成为合作社“股东”,分享肉牛养殖带来的红利。

  经过雾化消毒设备进入养殖场,第一批饲养的60多头肉牛已经陆续出栏,在牛棚附近还预留了多个地块作为后续产业扩容的建设空间。除了移民后扶资金作为股金外,通过“村党总支+合作社+移民”的产业运作模式,当地创新方式实现移民群众利益联结,鼓励农户以现金或种植青饲料的方式入股合作社,按每股1000元的标准,最多可认购10股。目前,全村入社成员出资总额达980万元。

  “种植青饲料也能当股金,好政策让群众心里很踏实。”从永平镇滨江村搬迁到这里生活的李德永,选择了大农业的安置方式,分到了8亩山地和6亩水田,几年来一直是种烤烟取得收入来源,2017年,村里引进肉牛产业,他种植青贮玉米作为青饲料,按照300元/吨的市场价,共投入17吨青饲料折合成5股股份成为合作社股东。

  新产业闯出新路子,拓展了移民的增收渠道。“不仅可以年底分红,也可以种植青饲料增收,还能到养殖场打工,今后,计划通过养殖场带动农户自行养殖,用合作社的发展资金支持农户发展产业致富。”合作社理事长程宗说,农户可以向合作社赊种牛,合作社负责收购,在饲养过程中,合作社负责技术、疾病防治及精饲料供应,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既扩大了养殖规模,又助农户实现增收。

  本报记者 沈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