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摘下“贫困帽”推开“致富门”

日期:2018-11-22 08:44 作者:张建新 白秋津 来源:河南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聚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宣战,确保2018年年底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前不久,叶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大干一百天”誓师大会上,近千人庄严宣誓道。

  作为河南省级贫困县,叶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好政策落实、资金使用、产业覆盖等关键环节,强基础、补短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勠力同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如今,昆阳大地上,不少贫困群众不等不靠,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依靠勤劳双手,纷纷发展畜禽养殖、林果种植,摘下了“贫困帽”,敲开了“幸福门”。

  1、“石盘地”里种“黄金”

  “黄金梨已经摘下入了冷库,过段时间错峰销售能卖个更好的价钱。”获得河南省脱贫攻坚奋进奖的赵朝阳告诉记者。

  从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如今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先进个人,叶县保安镇官庄村的赵朝阳,依靠着在遍布乱石的“石盘地”里种植黄金梨,实现了“华丽转身”。

  赵朝阳曾经在外打工多年,收入较低,妻子长期患病没有劳动能力,两个孩子都在上学。2010年,在方城县打工的他,偶然吃到那里的黄金梨,觉得口感很好,就回村在自家田地里种了两亩。

  “黄金梨味清甜,含糖量高,鲜嫩多汁,有‘天然矿泉水’之称,种好了肯定能卖个好价格。”发展黄金梨种植,赵朝阳信心满满。

  然而,在当时的官庄村,栽种果树常被村民们看作是“离经叛道”。当地土地大多是岗坡地,地里遍布大小石头,俗称“石盘地”;加之地下水层较深,地表又缺乏水利灌溉设施,发展林果十分困难。

  面对村民不解的眼光,赵朝阳开始了自己的“黄金之旅”。2014年,最初种的2亩果树顺利挂果。然而,不仅产量与目标产量相差很远,果子的品相也不高,而且外地能卖到10元一斤的黄金梨,他骑着三轮车走村串巷,半送半卖才勉强售完。这让赵朝阳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他再次外出到黄金梨种植基地考察学习,并认真听北京农科院的农艺师讲课,了解到梨树产量低、树形不好的原因,回村后及时改进种植技术,加强果园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承包整理了村里30多亩“石盘地”,每年都要种上几亩梨树。

  2016年,在申请到县里的专项扶贫资金后,赵朝阳打了深水井、建了拦河坝,彻底解决梨园的灌溉问题,同时,采用成本更高的生物方法防治梨树病虫害,并引来临近养殖场的沼液作为梨树的主要肥料。当年,成熟的一万多斤黄金梨没出梨园,就被抢购一空。

  “我家的梨,核小、多汁、无渣,还是纯天然无公害的,大家一尝就说好。”看到自己的梨受欢迎,赵朝阳不断扩大黄金梨种植规模,从30亩发展到了50多亩,同时,他还利用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建起了冷库,并成立了叶县丰民农村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种植黄金梨,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转变。

  在被县里选为农业科技特派员后,赵朝阳已开展了50余次黄金梨种植讲座,无偿为需要帮助的果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农户达300余户。在他的带动下,官庄及周边村庄共发展梨田1000多亩,200多亩进入丰产期,其中贫困户种植黄金梨达百十亩。

  2、蔬菜棚里喜脱贫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有了党的扶贫好政策,咱也得踏实肯干。”看着大棚里的蔬菜长势正旺,叶县夏李乡董湖村村民刘贵兴高兴地说到。

  今年52岁的刘贵兴一家五口人,妻子身体不好。为了供三个孩子上学,刘贵兴掏空了家底,成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他勤字当头、自立自强,在党的各项政策帮扶下发展蔬菜大棚,2016年光荣甩掉了“贫困帽”,成为村里脱贫致富带头人。

  刘贵兴告诉记者,以前他到兰州煤厂打工,主要靠送煤球营生。几个月下来,虽然挣了些苦力钱,但农忙时还得回来照顾家庭,由于距离太远,挣的钱许多花在了路途上,不得已还是靠几亩土地维持生活。

  2012年,刘贵兴开始摸索走养殖路子,借钱建了鸡舍,养了几千只鸡。不料,当年遭遇鸡瘟,由于没人收购,他只有继续喂养,成本不断增加。当年又遇到水灾,淹死了不少,回收成本无望,损失了8万多元。这对于一个正在脱贫路上蹒跚起步的人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刘贵兴没有服输,却也一时找不到致富门路。面对此情,驻村第一书记李冬冬多次到他家送来了各种技术书籍,为其申请了4000元的到户增收项目资金,并在他家安装了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收益3026元。李冬冬还鼓励他发挥蔬菜种植优势,搞蔬菜大棚。这点燃了他二次创业的激情。

  2016年,刘贵兴以每亩1000元的租金承包了10亩土地,建了9个蔬菜大棚。大棚建成后,种上了时令蔬菜。首年种植,由于技术跟不上、品种无特色,效益不佳。尽管他家顺利脱贫了,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经过学习,农业专家鼓励他引进先进种植模式。

  今年,刘贵兴在大棚里种上了黄瓜和西红柿。由于勤于管理,反季节蔬菜长势喜人,引得县城超市和周边客商争相定购采摘。每当蔬菜成熟时,他还需雇用四五名贫困户帮忙采摘,预计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如今,大棚蔬菜种植成了刘贵兴的致富门路。而他的家里,更是捷报频传:大女儿刘素涵毕业于西南大学,正备战考研,二女儿刘小涵在辽宁大学就读,小儿子刘明远今年又被山东大学生物科技专业录取。“不光脱了贫,还要早致富,让更多的好事一件接着一件来。”刘贵兴说。

  3、从贫困户到“土专家”

  “种果树是个技术活儿,同样的一亩黑李,你的肥料用得对,剪枝更精准,就能多收几百公斤。”叶县辛店镇刘文祥村村民童路军的微信一直响个不停,一条条林果种植技术的消息不时出现在微信群里。

  “好的经验就得分享出去,我已经脱贫了,但还得把学到的技术教给大家,这样才能科学种植,俺们一块脱贫致富。”51岁的童路军告诉记者。

  位于叶县最南部浅山区的辛店镇刘文祥村,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一度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前日子穷啊,当年订婚的100块钱都是借的。”童路军说起以前的苦日子不禁感慨,2005年,他的妻子患上重病。为了治病,童路军花完积蓄,四处借钱,妻子的病一再耽搁……

  2007年,童路军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贷款2000元试种4亩黑李,从栽种到扦插,从施肥到疏果,他多次到内乡、山东、山西等地参观学习,并对不同季节黑李的管理、修剪及栽培技术进行翔实记录,精心地照料着地里的李树。

  “种果树和做人一样,不能急于求成。很多村民为追求产量,都纷纷把果树间距缩小了,但过于稠密,果子的质量也会降低。还有不能让未到盛果期的果树太早挂果。”尽管只有初中文化,但童路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通过多年的黑李、油桃种植,童路军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果树种植技术,使得自己种的果子又大又甜,每亩地往往多收益两成,成了村里公认的“土专家”。他告诉记者:“今年种的油桃、黑李平均产量都在3500公斤以上,水果商直接到地头收购走了,总收入有十几万元。”

  在种植果树的同时,童路军还养了40箱蜜蜂,每年可产蜂蜜500多公斤,收入两万余元。“一开春,老寨山上开遍了山花,蜜蜂就采食山野鲜花,酿成土蜂蜜,完全不添加白糖、淀粉,蜂蜜品质好,城里人也来买。”童路军说。

  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童路军先后被聘为辛店镇林果种植技术员、县农业科技服务团团员,并荣获“平顶山市首届乡土拔尖人才”,免费为果农提供修剪、施肥、灭虫等技术服务。去年,他又利用微信建起了“辛店镇林果种植技术交流群”,不时在群里发布果树种植注意事项,交流科技信息,数千名果农成了他的“铁杆粉丝”。

  如今,走进童路军的家里,新建的五间平房翠竹掩映,一辆崭新的小轿车停在院里,屋内,冰箱、空调、电脑、微波炉等家具一应俱全。

  4、小香菇“种”出脱贫路

  “菌棒要摆成井字形,一层一层摞上去,这样有利于通风。”叶县仙台镇孟王村村民陈广权正在指导妻子摆放香菇菌棒。在他的身后,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香菇长势喜人,淡淡的菇香弥漫在整个大棚中。

  家住叶县仙台镇孟王村的陈广权家里有6口人,母亲常年吃药,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日常生活开支很大。2013年,陈广权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党的政策再好,不劳动,永远都要受穷。”望着家徒四壁的家,陈广权心里不是个滋味,开始走亲访友打听脱贫门路。

  一次偶然机会,他得知种植香菇效益不错,就赶到辛店镇香菇种植大户那里打工学技术,一边干活一边留心学习,并把香菇种植流程、方法都记在本子上,准备回家创建自己的香菇大棚。

  2014年,通过申请的扶贫资金,陈广权和妻子开始进菌种,包菌棒,很快建好了两个发菌棚、两个出菇棚。当年开春,夫妻俩把装好的菌棒放进大棚后就开始注水。但由于工作量太大,也缺少技术指导,等他们把一个大棚里的菌棒注过水后才发现,另一个大棚里的5000多包菌棒的菌种已死亡了一半多。

  本想着把香菇种出来,卖个好价钱,贴补家用。可没想到,一开始就遭受这样的损失。想着做大手术的父亲,常年患病的母亲,上学的两个孩子,陈广权萌生了放弃的念头。

  “路,要站着走,低头认输会穷一辈子,费那么大劲把大棚建起来了,不能因为这点挫折就不干啊!”妻子宋军娜在旁边鼓励道。

  随后,陈广权认真总结了经验,并到外地向香菇种植能手学习。回来后,每天从早到晚观察菌棒的生长情况,不断调整香菇棚内的湿度、温度。在夫妻二人的努力下,香菇的产量慢慢提高,品相也好了很多。

  然而,幸福的生活并没有如期而至。去年1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降临,当晚,陈广权种植的香菇大棚其中一个被暴雪压塌。“全县贫困户都入有财产保险,第二天,保险公司就进行了损失评估,最终理赔了2000多块钱。”陈广权说。

  陈广权告诉记者,他种的香菇一次出5茬菇,一年收入有6万多块钱。依靠香菇种植,他还请了贷款,还建起了一座冷库,而且将香菇烘干晒干后储存起来,卖的价格会更好。

  如今,种植香菇已有4年的陈广权成功摘去了“贫困帽”,成了村里有名的脱贫致富户。“我还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对周边想种植香菇的群众,无偿传授技术,进一步壮大香菇种植产业,带动更多乡亲一起脱贫致富。”陈广权笑着说。

  通讯员 范长坡 焦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