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稻田筑梦——从一个家庭农场成长史看永吉县域经济发展

日期:2018-09-30 08:39 作者:陈沫 来源:吉林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肖建波在当地农业圈很有名气:一是种植规模大;二是农机数量多。

  5000亩,50台套——这是肖建波扎根土地26年绘就的水稻版图。

  48岁的肖建波说起“分田到户”,更多的是父辈们的记忆。“那时候家里分了几亩田,虽然还是用马犁翻地整地,但是大家伙儿积极性特别高。”

  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改革活力,为永吉农村带来前所未有的活跃与繁荣。

  在1982年11月6日刊发的《红色社员报》上,登载了一则图片新闻:“永吉县河湾子公社塘坊七队今年实行了大包干,人均收入由去年的37元增加到270元。”

  30多年过去,黑白老照片里仍能感受到那时农民丰收的欢快喜悦。

  1992年,肖建波高中毕业,农村长大的他对土地有着深沉的热爱。因此,毕业后就扎进稻田地,开始他的水稻人生。

  “累!”享受了丰收增收的喜悦,自然也要承受劳作过程的艰辛,“早上5点下地,太阳落山回家,每天在地里要干差不多11个小时,才能翻5亩地。”

  当时农机普及率低,虽然依靠纯人力的耕种收非常辛苦,但肖建波并没有满足于自己家的这点地。“那时候我就留意谁家要出国打工,和人家商量把地租给我种。”肖建波说。

  1997年,肖建波用实践证明了勤劳致富——家里相继添置了自行车、摩托车和家用电器。

  地多了,收入多了,但肖建波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特别是到了秋收时节,就那么几天时间,全家上阵也收不完。”肖建波回忆,有两年,幸亏亲戚朋友帮忙,要不然准得减产。

  肖建波也想过通过购置农机提高生产效率,但相对于当时的种地收益,购置一台拖拉机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布,广袤的农田发生了“耕牛下岗,铁牛上岗”的巨大变化,这也是肖建波成为家庭农场主的重要拐点。

  机械化的普及带来的不仅是人力的解放。自2004年,肖建波从最初的一台手扶拖拉机,到整地机、播种机、插秧机、施肥机、收割机,种植面积也滚雪球似的从最初的几亩、几百亩,发展到现今的几千亩。

  纵观永吉全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机购买率大幅上升,农业机械化率大幅提高。数据显示,2004年,永吉县共有农机8049台套,农机总动力为135850千瓦。而到2017年,全县配套农机具20738台,农机总动力近43万千瓦,全县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0%。

  历经40年发展,永吉县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结构、农业方式、农民增收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环保、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截至2017年,已注册成立了83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25个家庭农场,流转土地近38万亩。

  九月,稻子熟了。肖建波又要开始忙碌起来,收割、晾晒、包装、销售……这又是一个丰收年,肖建波希望,不只是今年,未来的每一年,都如他的家庭农场的名字一样——九月丰。

  记者手记:

  农业的现代化,首先是农民的现代化。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引入国内,如今已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主流发展路径。肖建波的成功,正是因为敢想敢干,早早深入专业种植领域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最后实现规模化,转型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的家庭农场,一直在追求高度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也愈来愈高。

  农业的蜕变说到底还是人的蜕变。正是有了无数像肖建波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根土地,用市场思维跳出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真正地融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的中坚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