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点前,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梁山村村民李颖早早地吃完饭,来到自家的田里为中草药除草,于今不同的是,她忙的不是自家的活,而是替种田大户打工,身份也由农民变成了“工人”。她高兴地说:“以前种地是种什么就收什么,现在收获的却是租金和工资,今年我家2亩地的租金就挣了2400元,如果不缺工,一年在自家地里打工能挣到15000元。”这是茅村镇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茅村镇将土地整合起来,围绕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土地流转形式,使土地向种植大户、种植能手集中,通过这种形式念活了“土地经”,使“新田地”上开拓出致富的“新天地”。据统计,该镇农村土地累计流转面积达17200亩,占农村总承包耕地面积的38.2%。
来到赵庄村,远远的就看到一排智能温室大棚,大门口“绿谷生态园”几个字特别醒目。走进大棚里,种植户戴化永正在指挥工人管理西瓜。他说,智能温室大棚是他去年底建的,整个生态园有300亩地,上半年种植了西瓜,每亩地净赚上万元。
目前,茅村镇流转的土地有本地农民承包的,也有新沂市、开发区等地客商来承包的,主要种植葡萄、西瓜、草莓、中草药及各类蔬菜,流转后每亩收益平均在8000元左右,收入是流转前的7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