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林)、农机、畜牧、农垦,乡镇企业、水产厅(委、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机关各司局、直属机关党委、各直属单位:
11月10日下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抗旱和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杜青林部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全面落实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冬春农业生产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现将杜青林部长在全国抗旱和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办公厅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在全国抗旱和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杜青林
(2004年11月10日)
同志们:
立冬刚过,国务院就召开这次全国抗旱和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迅速行动,全面落实会议作出的部署,切实做好冬春农业生产各项工作。下面,我着重就农业部门如何做好冬春粮食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治等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扎实认真地抓好冬春粮食生产工作
今年以来,由于中央政策支持有力,各地工作措施得力,加上市场形势、气候条件、社会环境形成了合力,粮食丰收,农民增收,农业形势喜人。明年粮食生产任务艰巨,必须从今年的秋种开始逐个环节地抓好。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的秋冬种粮食生产形势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全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工作座谈会要求,动手早、行动快、措施实,冬小麦播种进度快,质量好,科技含量提高,播种面积增加。但是,当前部分地区旱情严重,对作物播种和生长十分不利;南方秋冬种生产还没有结束,完成粮食播种任务还很紧迫;黄淮海地区部分小麦有旺长趋势,面临冻害威胁,病虫害仍将偏重发生,加强小麦越冬管理任务艰巨。为此,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切实做好秋冬种中后期播种和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各项工作。
一是迅速掀起农业抗旱高潮。目前,华南大部、江南部分地区旱情严重,华北、西北部分地区麦田旱象开始露头。干旱已使华南地区晚稻减产,对小麦出苗生长和冬种产生不利影响。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抗旱、冬播、冬管第一线,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抗旱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指导农民根据水源条件,调整冬种作物结构,组织调度好农机作业和优良作物品种供应,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进一步扩大冬种粮食面积。为夺取夏粮增产,秋冬种仍需进一步挖掘粮食播种潜力,扩大种粮面积。西南地区要抓住当前的播种季节,大力推广以小麦为主体的麦棉、麦油、麦菜等间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并充分利用撂荒地,秋冬季抛荒地和复耕地多种粮食。中南和华南地区要充分利用冬季光热资源,开发利用冬闲田,扩种冬玉米、马铃薯和杂粮等作物。
三是切实抓好作物田间管理。要充分发挥农业专家和技术推广人员的作用,面向农民加强技术服务。当前重点是指导农民查苗补苗,带水补种,力争全苗;帮助农民制定和落实促晚苗、弱苗转壮苗的技术方案,因苗、因时补施肥料;大力推广冬前肥水控制、深耘断根、适度镇压等技术措施;对旱情较重的麦田及时浇水。
四是大力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要认真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抓住冬季农闲时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活动。要充分利用农技推广、农业广播学校、报刊杂志等阵地和媒介,及时发布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信息,扩大技术普及范围。办好各种形式的良种展示和技术示范。
五是大力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农业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农资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坚决惩治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确保农资质量。要及早对明年农作物种子进行调度,确保数量充足、质量合格,为明年的春耕备播工作做好准备。
二、高度负责地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今年,我们取得了阻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大胜利,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当前,已进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发病的高危季节,任务十分繁重,容不得半点麻痹与松懈。对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我部已做出专门部署,当务之急是狠抓落实,特别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是强化免疫。对畜禽实施全面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关键措施,是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取得胜利的重要技术手段。最近的调查发现,个别省份的动物免疫工作仍存在空白点,特别是从禽流感疫苗的使用数量上看,免疫密度不高。各地对此务必高度重视,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彻底消除免疫死角。对禽流感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免疫措施,加强候鸟集中活动区、养殖密集区、水禽高密度区等重点区域的免疫。对高风险区域的水禽和种禽场、规模养禽场的禽类要实施强制免疫,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对口蹄疫的免疫,在今年秋季集中免疫的基础上,要及时补免,使口蹄疫应免牲畜的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100%。要加强边境地区的免疫工作和防护措施,防止境外疫情传入我国。要加强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的监测和检查,落实责任,严肃法纪。
二是搞好疫情监测。各地要加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力度。要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动物疫情测报中心和基层动物疫情测报站、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的作用,及时收集、统计和分析监测结果,提高疫情预测预报能力。发现疫情务必及时报告,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应立即恢复疫情日报告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动物疫情核查机制,确保疫情报告及时、准确、规范,确保信息畅通。坚决杜绝瞒报、谎报疫情的现象。
三是完善应急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突发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全面提高应急能力。重点是完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协调机制,做好应急队伍建设和相关技术、物资的储备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做到预案启动及时,队伍反应迅速,物资保障有力。
四是果断处置疫情。疫情一旦发生,应立即依法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强制封锁疫区,按规定采取坚决果断的扑杀措施,全面彻底地对场地、污染物品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在疫区周围设立临时消毒检查站,禁止疫区内动物及其产品向外调运。对于已经调出的动物及其产品,要立即追踪去向,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要按照“属地管理,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的原则建立健全防治工作运行机制。
五是推进防疫体系建设。各地要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强化防疫、检疫等政府公益性职能,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监督执法机构和技术支持机构,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建立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相结合的新型兽医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强化畜产品安全管理,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完善动物免疫标识和产地追溯制度,建立区域化管理和风险评估机制,大力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另外,今年秋季草原防火期尚未结束,当前,气候干旱,草原火灾隐患多,各地对草原防火千万不能放松警惕。要继续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草原防火工作责任制,严格火源管理,做好火情监测预报,完善草原防火预案。如有火情发生,要立即组织力量全力扑救,防止小火酿成大灾。同时还要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草原防火宣传和培训等工作。
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回良玉副总理重要讲话的要求,全面落实这次会议精神,重点抓好冬春粮食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为明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