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索 引 号
07B150303201800633
信息所属单位
农产品加工局
信息名称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106号(农业水利类202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  号
农办案〔2018〕103号
生效日期
2018年08月24日
发布日期
2018年08月30日
内容概述
从选准产业、发展产地初加工、发展精深加工和食品加工以及产品销售等四方面答复关于在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中 注意加强农产品产后贮藏、加工及销售等方面工作的提案
索 引 号
07B150303201800633
信息名称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106号(农业水利类202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  号
农办案〔2018〕103号
信息所属单位
农产品加工局
生效日期
2018年08月24日
发布日期
2018年08月30日
内容概述
从选准产业、发展产地初加工、发展精深加工和食品加工以及产品销售等四方面答复关于在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中 注意加强农产品产后贮藏、加工及销售等方面工作的提案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106号(农业水利类20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30日

字体:[大 中 小]

李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中注意加强农产品产后贮藏、加工及销售等方面工作的提案收悉。经商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这为产业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产业扶贫要尊重市场规律,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服务业等产业,产加销一体,真正发挥产业脱贫增收作用。

  一、关于选准产业

  2016年,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农计发〔2016〕59号),明确提出科学确定特色产业,摸清贫困户生产经营情况,分析贫困县特色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以及产业覆盖面,以特色种养业、设施农业、特色林业、加工业、传统手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光伏产业等为主要内容,每个贫困县重点选择市场相对稳定、获益期相对快的若干项特色产业,提高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我部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加大专家智力支持力度,为贫困地区提供特色产业市场分析、风险评估等决策支持。

  二、关于发展产地初加工

  2012年,为解决我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简陋、方法原始、产后损失严重等问题,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2012­—2016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补助资金34亿元,扶持20个省(区、市)、632个县、6万多个农户、9000多家合作社新建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12万余座,新增马铃薯贮藏能力200多万吨、果蔬贮藏能力270多万吨、果蔬烘干能力260多万吨,在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改善品质和外观、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整合并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出项目,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省份,补助内容新增了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中心建设,并首次将农业企业纳入到补助对象范围中,实现了补助资金、实施区域、实施内容、补助对象的全面突破。截至2017年底,已支持4596个农户、4164个合作社、210个家庭农场、453个企业和159个示范点,建设完成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9480座、农产品加工设施8217个、厂房12.2万平方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服务设施11.2万座,新增马铃薯储藏能力14.9万吨、果蔬贮藏能力55.5万吨、果蔬烘干能力12.8万吨,直接带动3.7万名农民就业、12.4万户农户增收。

  三、关于发展精深加工和食品加工

  2016年,农业部推动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号),明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目标、任务要求。“十二五”以来启动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推动贫困地区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围绕大中城市市场因地制宜发展主食加工业,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我部着重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快主体培育,加强品牌建设。先后组织认定5批336家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并发布品牌商标。二是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发展水平。在马铃薯、稻谷、水产品等主食加工领域建设技术集成基地,加快推进主食加工业重点环节、关键技术、核心设备集成创新,加快新型主食产品开发。三是开展联盟合作,完善发展机制。推动组建全国主食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和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并开展相关活动,探索产业主体交流合作、产学研协作配套、产加销融合发展机制。四是加强公共服务,提升服务能力。组建专家咨询队伍,研究编印《主食加工知识问答》,引导树立新型消费理念;组织开展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主食加工企业推介交流活动,搭建宣传展示、科企对接、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加强农产品加工发展典型、综合利用加工模式的宣传引导,对全国18个“一县一业”、11个“一园一业”、105个“一企一业”加工业发展典型和18个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典型模式进行宣传推介,引导建立绿色加工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着力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一是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发展改革委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与农业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相关产业布局、发展方向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引导食品加工业集聚发展。积极引导食品产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和产业园区集中,推进食品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在全国组织开展了8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其中食品领域共有24个工业园区(集聚区)成为“国家级”示范基地。三是推动食品加工业技术改造。2016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和11个行业联合会及协会联合编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轻工行业投资的重点和方向,引导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四是加大食品加工业扶贫力度。围绕“定点扶贫”和“片区牵头”两项重点,突出“网络扶贫”和“产业牵头”两项特色,通过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手段加大扶持力度,指导贫困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培育脱贫内生动力。如针对燕太片区河北省张北县食品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脆弱等问题,积极对接中科院、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争取相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帮助燕太片区山西省五合县高洪口农产品加工厂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协调河北省工信厅、北京市经信委引导京冀食品加工企业赴河北阜平县开展产业对接,部分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五是推动食品工业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互联网十供应链管理优化升级建设”等项目为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遴选河南鲜易供应链有限公司“鲜易智慧生鲜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为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

  四、关于产品销售

  商务部积极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推进农村和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规范、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产品销售。一是加强规划指导。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印发《商务部等13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商建发〔2014〕60号),明确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2015年,商务部联合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9部门发布《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布局。二是完善流通基础设施。2014年以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支持山西、内蒙古、安徽等15个省区开展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产地集配中心、农产品交易仓储和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等设施。2016—2017年,会同财政部支持山东、河南等10个省区发展冷链物流,重点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体系建设。三是创新流通模式。推动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并联合19部门印发了《商务部等19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商建发〔2015〕306号),明确从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农产品进城、农村服务等方面,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2014年起,会同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着力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机制。

  我部坚持把促进农产品市场营销、延伸产业链条,作为保障贫困地区稳定收益和提高产业效益的重要途径,让贫困地区好产品卖得出、卖个好价钱,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走出贫困地区、走向全国。一是推进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加强贫困地区赣南脐橙等5家国家级专业市场建设。支持重庆市奉节县汾河黄桃等9个市场建设田头市场。二是支持营销促销、产销衔接。近两年,分别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河北省、重庆市等省(市、自治区)开展贫困地区品牌农产品促销。依托行业协会、批发市场、经销商,大力推进产销衔接,与地方政府联合举办京津冀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新疆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林果产销对接会等多场购销订货会、经销商采购会。三是支持参加各类农业展会。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期间,组织产业扶贫专题展,共有23个县、34家企业、1家合作社、35个品牌农产品参展,扶贫展区获设计金奖和最佳组织奖,3个品牌获参展农产品金奖。在苏州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上,重点推介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陕西省贫困地区的香蕉、苹果、猕猴桃,达成购销意向12.9万吨,总金额3.8亿元。在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上,宣传推介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组织贫困地区农产品及加工产品专场推介活动,提升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四是加强贫困地区农业品牌创建。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期间,推选蒙顶山茶、普洱茶、都匀毛尖等贫困地区茶产品入选十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推选临城薄皮核桃、乌兰察布马铃薯等38个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为2017中国农产品百强区域公用品牌。以帮助扶持发展“三品一标”为抓手,累计发展832个贫困县“三品一标”的企业数900多家,产品2039个,其中绿色食品511个、有机农产品13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1个,创建绿色食品基地6个。全年累计减免认证费用180多万元。五是加强宣传推介。充分发挥部属新闻媒体优势,在CCTV7、农民日报、中国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免费投放广告、开设专栏等形式,宣传推介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做好产业扶贫项目选择的指导工作,支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加工和配套服务产业,加大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产销衔接力度,推进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增产增收、就业增收的长效机制。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支持我部工作。

                                                                                                    农业农村部

                                                                                                   2018年8月24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 (010)59192726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