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索 引 号
07B090315201801493
信息所属单位
科技教育司
信息名称
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304号(农业水利类286号)提案答复摘要
文  号
生效日期
发布日期
2018年09月21日
内容概述
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304号(农业水利类286号)提案答复摘要
索 引 号
07B090315201801493
信息名称
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304号(农业水利类286号)提案答复摘要
文  号
信息所属单位
科技教育司
生效日期
发布日期
2018年09月21日
内容概述
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304号(农业水利类286号)提案答复摘要

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304号(农业水利类286号)提案答复摘要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1日

字体:[大 中 小]

  一、关于取消秸秆还田及相关机具的补贴,严禁各种形式的秸秆还田

  国家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提出了秸秆“五料化”利用途径,制定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元利用的原则。从2016年开始,我部会同财政部安排中央财政资金,围绕加快构建环京津冀生态一体化屏障的重点区域,选择秸秆产量大和焚烧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支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并针对秸秆还田中的一些副作用和机械不适用问题,组织农机农艺专家开展研究,形成了相关技术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试点情况来看,合理地进行秸秆还田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调节水、肥、气、热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和田间生态环境,减少水肥药施用。如在吉林省榆树、农安等县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技术,成效显著。与常规的农民耕种习惯相比,该模式可节约肥料用量10%,肥料利用率提高10.6%;玉米产量较常规耕种平均增加10.1%,每亩增收13.5%。生态环境方面,经过4年秸秆深翻还田,土壤耕层(0—20cm)与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4.7%和22.2%,有力推动了东北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减少了秸秆焚烧对大气的污染。秸秆还田作为一种最简单、最直接、成本最低的秸秆利用方式,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减少秸秆焚烧具有重大意义。据测算,我国每年秸秆理论产生量在10亿吨左右,其中还田利用量近4亿吨,如果取消秸秆还田及相关机具的补贴,严禁各种形式的秸秆还田,将会对其他秸秆利用方式产生巨大压力,不利于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另外,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一,秸秆利用不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需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下一步,我部将组织相关科研院所,针对您提到的秸秆还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完善相关技术模式,并根据试点实施情况,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和支持方式,支持各地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切实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二、关于鼓励沼渣沼液还田并给予适当补贴

  沼渣、沼液作为一种有机肥,具有肥田、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等多种功效。合理施用沼肥,不仅能实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我部非常重视沼肥的综合利用,在沼肥利用政策研究、技术示范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制定并发布了《沼渣沼液施用技术规范》(NY/T20652011),对主要污染物允许含量、综合利用技术与方法等进行了规范。2017年,我部启动实施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在果菜茶种植优势突出、有机肥资源有保障、有机肥施用技术模式成熟、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地方有积极性的100个重点县(市、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鼓励沼渣沼液沼肥还田利用,重点推广“果(菜、茶)畜”等技术模式,支持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和茶叶集中产区,依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与规模养殖相配套,建立大型沼气设施,将沼渣沼液施于果园、菜园和茶园。据统计,示范县(市、区)项目区化肥用量减少2.4万吨(折纯),比去年减少18%;通过就地就近利用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秸秆等有机肥资源,打通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通道”,实现“污染源”向“资源”的转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下一步,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沼气发展补贴政策研究,争取将沼渣沼液利用纳入财政补贴范畴,完善沼肥利用技术标准,注重种养结合,把沼肥利用与种植生产和规模化养殖粪污处理有机结合,促进沼肥科学、有效、安全施用。

  三、关于统筹考虑农村生物质资源消纳处理,充分发挥秸秆饲料功能、燃料功能和肥料功能

  近年来,我部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和财政投入,切实加强农作物秸秆区域统筹利用能力。2017年,我部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推动东北地区三省一区农科院及农垦科学院共同组建“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协同创新联盟”、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增设秸秆综合利用科学家岗位,围绕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瓶颈,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形成集团军式的研发模式,已较为系统地解决了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多项难题。引导地方因地制宜科学推广“秸—饲—肥”“秸—能—肥”“秸—菌—肥”“秸—炭—肥”等成熟技术模式。在畜禽保有量多的地方,我部充分发挥秸秆饲料功能,20多年来,累计投入中央财政项目资金16.99亿元,立项建设秸秆养畜项目1591个,覆盖全国900多个县(市),秸秆养畜成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牛羊养殖的主要模式,促进了畜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在农村清洁能源供给需求多的地方,我部积极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利用农村沼气项目资金,支持以秸秆为原料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2015年农村沼气转型升级以来,重点支持以秸秆、畜禽粪便等为原料的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和规模化生物天然气试点项目建设。目前,全国各类沼气工程年消耗秸秆量500多万吨。2017年,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秸秆气化清洁能源利用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办环资〔20172143号),在粮棉主产区和北方冬季采暖区以县为单位开展秸秆气化清洁能源利用工程建设,为农户以及乡镇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设施供应炊事取暖清洁燃气。通过区域统筹发展,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产业化利用水平明显增强。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扩大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的范围和规模,集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充分发挥秸秆饲料功能、燃料功能和肥料功能,探索构建系统性的组织方式、服务机制和政策框架,不断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快速提高,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农业农村部

  2018年9月6日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