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油料市场监测信息
据农业部市场预警系统监测,生产方面:预计今年全国油料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3.2%。主要品种中,油菜籽面积增长1.4%;花生面积增长4.6%。按前几年作物单产并考虑今年作物生长期间的气候状况,预计今年油菜籽产量将比上年增长9.5%,花生产量也有所增长。 进出口方面: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1-7月大豆累计进口1227万吨,同比增长近1.5倍。油菜籽累计进口367吨,但由于国际市场价格较高,已连续4个月没有进口。传统油料出口产品中,花生累计出口49.8万吨,同比增长19.9%;芝麻7.5万吨,增长52%;葵花籽4万吨,增长近1.7倍。 1-7月份,食用植物油累计进口247万吨,同比增长1倍多。其中,进口棕榈油174万吨,增长57.4%;豆油66.4万吨,增长6倍多;菜油5.3万吨,增长近1.7倍。 国内供求判断:目前我国自产的油料与食油不能满足需求,缺口不断增大,需要通过进口弥补。预计2003/04年度我国食油供给总量和消费总量比上年度增长,食油供给略大于需求。油料方面,鉴于今年国内油料生产增长以及大量进口大豆的形势,预计2003/04年度国内油料供给充裕,但分布不均。其中,油料产区以及沿海大企业原料供给充裕;其他地区原料供应不足。 国际供求判断:据美国农业部今年8月预测,2003/04市场年度全球油料产量将达创记录的3.52亿吨,比2002/03市场年度增长7.3%,是近五年来产量增加最多的一年。2003/04年度全球油料供给状况将明显好于2002/03市场年度。油料期末库存将达到近几年的最高点,为4235万吨。 预计2003/04市场年度全球植物油产量1亿吨,比上一市场年度增加598万吨;消费量为9892万吨,增加460万吨,这是近3年全球食油产量增长首次超过消费增长。期末库存为719万吨,增加36万吨。全球食油供给状况将比供给偏紧的2002/03市场年度有所改善。 国内价格走势:今年油菜籽价格总体呈现“高开高走”,后期回落态势。8月中下旬,湖北地区每公斤收购价为2.26-2.32元,安徽地区为2.48-2.50元,江苏地区为2.54-2.60元。8月中旬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大豆油厂收购价每吨2600元左右,比上月略增。进口大豆报价在7月下旬至8月初略有下滑后,8月中旬又上扬,青岛港、上海港每吨在2650-2680元,比上月上涨2.5%。8月中旬郑州粮食批发市场2级花生仁价格每吨4900元,比上月上涨7.1%,同比上涨49%。 在植物油方面,8月份菜油价格继续回落,中旬江浙地区2级菜油出厂价每吨约5900元,比上月下降1.5%,同比上涨8.3%。8月中旬山东地区2级豆油出厂价每吨约5800元,比上月略有下降,同比上涨6.9%;8月中旬山东威海花生油价格7500元,与上月基本持平,但同比上涨8.4%。8月中旬天津港棕榈油每吨约4960元,比上月下降4.2%,同比上涨1.7%。 国际价格走势:8月中旬,加拿大西部1号油菜籽离岸价每吨245美元,比上月上涨2.1%,同比下降8.6%;美国2号黄大豆美湾离岸价230美元,比上月上涨8%,同比下降3.4%;巴西大豆离岸价220美元,比上月上涨1%,同比下降3.5%;美国豆油离岸价约490美元,比上月下降3.9%,与上年基本持平;巴西豆油离岸价456美元,比上月下降6.9%,同比下降2.8%;马来西亚棕榈油离岸价425美元,比上月下降5.6%,与上年基本持平;加拿大毛菜油离岸价542美元,比上月略涨,与上年基本持平。
相关新闻
- 2022年油料等经济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2-03-01
- 树上建“油坊”中原潜力大 2015-07-30
- 海南加快发展木本油料产业 2015-06-16
- 云南木本油料产值达248亿元 成农民致富“铁杆庄稼” 2015-04-23
- 中国农科院成功研发低残油低温压榨关键技术 2013-05-20